
郑春福教授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胡浩教授在IJBM发表综述:ac4C乙酰化“Writer” NAT10在肿瘤发生中的新作用
近日郑春福教授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胡浩教授在IJBM发表综述 "The emerging roles of ac4C acetylation "writer" NAT10 in tumorigenesi
PNAS:王莹/时玉舫团队发现具有强效、持久肿瘤杀伤功能的T细胞新亚群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莹研究员与时玉舫研究员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题为:MHC Class Ib-restricted CD8+ T Cells Possess
CAR-T细胞疗法研究进展(第39期)
CAR-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该疗法是一种出现了很多年但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中的新型细
Cell Rep:在膳食中添加硒或能帮助有效抵御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生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富含硒的饮食或能帮助抵御骨髓性白血病的发生,同时研究人员还描述了这种情况发生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3年10月Science期刊精华
2023年10月份即将结束,10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科学家揭示了新靶点DDRGK1减轻内质网应激,促进软骨细胞凋亡,最终促进正常软骨形成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M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软骨生长发育受损。患者的主要SEMD特征是身材矮小,关节和脊柱退变起病早。
《自然》科学家揭示了癌症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关键信号轴
在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Bilic等人阐明了外营养不良蛋白A2受体(EDA2R)及其下游效应因子--核因子-κB诱导激酶(NIK)在癌症恶病质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Redox Biology:科学家们揭示了NRF2激活癌症的一个特征
Keap1-NRF2通路是保护细胞免受广泛的亲电和氧化应激的关键信号节点。NRF2是一种转录因子,它调节大量细胞保护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蛋白产物协同作用,使细胞能够修复、适应和生存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抑制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活性的新机制
胃癌(GC)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健康负担的原发恶性肿瘤,是2020年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的第四大原因。
Blood Adv:CAR-T细胞疗法对不同种族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有效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一种称为idecabtagene vicleucel(又称 ide-cel)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疗法治疗后,无论种族和族裔,总生存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