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天然小分子抗癌持续研发!盘点抗肿瘤天然产物分子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使用小分子药物治疗肿瘤,烷化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一系列药物相继面市,但由于这些分子大多具有较大的副作用,研究人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药物研发人员开始着眼于天然小分子抗癌。例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在1960委托美国农业部(USDA) 的植物学家每年向国家癌症化疗服务中心(

2019-12-21

华大宣布参与“阿联酋全民基因组计划

阿联酋当地时间12月10日,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卫生局局长阿卜杜拉·哈米德正式宣布,启动全球最全面的全民基因组计划——“阿联酋全民基因组计划”,目标是运用大规模人群基因组数据,为阿联酋人民建立可预测、可预防和个性化治疗的全民医疗卫生体系。阿布扎比卫生局局长阿卜杜拉·哈米德(右三)与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左三)、华大集团CEO徐讯(右一)等出席签约仪式该项目将在阿

2019-12-12

共建技术平台,助力新药研发 ——昭衍新药与Bio-Techne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12月18日,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昭衍新药”)与Bio-Techne在北京亦庄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昭衍新药-安迪生物联合技术平台揭牌仪式。双方领导出席此次签字仪式,出席的有 Bio-Techne 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裴立文、昭衍新药总经理高大鹏、Genomics亚太区商务总监陈筱潇、昭衍新药商务总监罗希锋、Bio-Techn

2019-12-19

诺华在华研发中心关门?官方回复:只是运营重点调整!

  从诺华声明中可以看出,与其他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大开大合”的动作不同,上海研发中心尚未整个“关门”,只是做了运营重点的调整。但在跨国药企研发中心“撤离潮”的大背景下,以及诸多MNC企业“撤离”后又以各种不同形式重新加强在中国本土的发力的情况下,诺华在研发条线上的一举一动,仍然值得关注。“诺华中国早期研发中心关门?!”2019年11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诺华中国早期研发

2019-11-19

我国学者研发新技术可高效杀灭导致“灰指甲”的真菌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青等人研发了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新方法,可高效杀灭导致“灰指甲”的真菌。行业知名学术期刊《等离子体科技》日前发表了该成果。“灰指甲”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感染导致的,虽可采用口服、外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比较顽固、容易复发。常见二型:①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 此型病损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②甲下真

2019-12-15

Kite达成研发新合作 直击CAR-T疗法安全性软肋

 今日,Kite再度传来好消息——它与Kiniksa Pharmaceuticals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将达成临床合作,评估一款叫做mavrilimumab的药物与CAR-T疗法Yescarta联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安全性。大家对Yescarta应该已经很熟悉了,这里我们不再赘述。关于mavrilimumab是怎样一款药物,我们做简单的

2019-12-12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新型纳米光敏剂,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肿瘤的光动力治疗是光敏剂在肿瘤组织选择性吸收和滞留,在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后,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与传统放化疗治疗肿瘤的方式相比,光动力治疗具有选择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在肿瘤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光敏剂主要利用可见光进行激发,其组织穿透性弱,限制了光动力治疗在临床应用的范围和

2019-12-10

协作共筑临床研发生态圈,礼来“学到”临床研究人才培养项目一周年硕果累累

2019年12月6日,礼来中国在其“学到”临床研究人才培养项目一周年庆典仪式上表示,未来将全面布局在中国的临床研究人才发展规划,通过集结更多合作伙伴的力量,进一步发力临床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夯实临床研究发展的基石,以精良的人才储备迎接中国临床研究新时代的到来。 庆典仪式 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药物发展和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王莉博士在庆典上表示:“礼来始终积极助力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基地

2019-12-06

以岭药业中药络病研究带动新药研发持续发力

11月25日,2019中国中药品牌建设大会在北京举行,以岭药业生产的创新中药通心络胶囊在会上荣登“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榜”。评审专家认为,通心络胶囊符合“聚焦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具有预防或治疗作用,临床获益证据等级较高,临床成果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或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入选标准,并赞誉“疗效肯定、安全可靠、证据充分、质量上乘”。这既是对通心络胶囊本身药物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以岭药业二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以

2019-11-27

10年,这项用于大脑的自主研发医疗技术拯救了近万人!

 11月26日是首例清华脑起搏器临床植入10周年的日子。记者从日前举办的清华大学首例清华脑起搏器临床植入十周年座谈会获悉,10年来,这项技术已累计植入患者近万人,受帕金森疾病困扰的大脑正被这项技术“唤醒”。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慢性病。最初患者的手和足表现出节律性震颤,行动迟缓,系鞋带、纽扣,穿脱鞋袜困难,患病后5年至15年,渐渐丧失活动能力。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为1.7%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