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antern公布胰腺癌DNA损伤疗法最新数据:治疗使小鼠肿瘤缩小90%以上,1/4小鼠肿瘤完全消退

  Lantern Pharma公布了与Fox Chase癌症中心胰腺癌研究所合作研发的胰腺癌治疗药物LP-184的最新临床前数据。实验结果显示,在胰腺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LP-184在8周内显着且快速地使胰腺肿瘤缩小了90%以上,而未治疗的小鼠在8周内肿瘤体积增长了11倍以上。其中,在治疗8 周后,接受LP-184治疗的4只小鼠中有

2021-08-03

Cancer Research:低温是一种潜在的治疗p53突变肿瘤的新方法

肿瘤抑制基因p53在大约50%的人类肿瘤中发生突变。许多肿瘤相关的突变p53蛋白错误折叠成一种常见的、变性的构象,并在人类肿瘤中积累到高水平。在这些肿瘤中,p53的突变形式提供了促进肿瘤进展的功能。因此,靶向突变p53已经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癌症治疗方法。在这一期中,Lu和同事的研究支持了这样一个前提,即某些形式的突变p53对构象的温度敏感;这些形式的p53在

2021-08-09

ALDH2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靶向ALDH2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方法

保护细胞免受乙醛毒性的主要线粒体酶是乙醛脱氢酶2(Aldh2)。ALDH2功能障碍与肿瘤发生/生长/转移的相关性已被广泛报道。ALDH2的低表达或高表达都有助于肿瘤的进展,并且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有所不同。此外,ALDH2)2多态性(Rs671)是亚洲最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本研究综述了ALDH2在各种类型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能的

2021-08-09

Nature:基于机器学习的工具BoostDM可识别每种肿瘤类型的癌症驱动突变,有助开发个性化癌症治疗

2021年8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计算工具,它可以识别每种肿瘤类型的癌症驱动突变。这一发现有助于加速癌症研究,并提供工具帮助肿瘤学家为每名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7月2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 silico saturation

2021-08-04

竟能削弱肿瘤免疫治疗

  幽门螺杆菌(H.pylori)存在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作为消化界的“网红细菌”,幽门螺旋菌可谓家喻户晓,2005年,发现它的两位医生马歇尔与沃伦摘取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桂冠,并将它讳莫如深的“行凶方式”昭示天下。此后的十多年间,经过无数次的调查取证,人们发现幽

2021-07-2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发布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III期研究成果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和陈秋燕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在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文章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公开了本土创新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III期研究(JUPITER-02研究)成果。今年6

2021-08-06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间关系

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疗效密切相关。近日,我国科研人员从炎症的启动与消退过程入手,系统揭示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促癌和抑癌的炎症类型进行了深入解析,详细讨论了靶向调控炎症在肿瘤治疗中的干预策略。这项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咏生、吴永忠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据介绍,炎症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2021-07-20

Nat Immunol:两种转录因子或能互相合作抑制肿瘤浸润性CAR-T细胞的耗竭 有望改善多种癌症的治疗

2021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和激活蛋白1(AP-1)能互相合作来促进T细胞的效应功能,但NFAT在AP-1缺失时会施加一种T细胞低反应性(耗竭)的负反馈程序。与肿瘤的斗争似乎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对于抗癌T细胞而言,比赛的

2021-07-27

Cancer Res:治疗性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

单克隆抗体(MAb)是癌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已成功研制的针对不同肿瘤表达抗原的不同治疗性单抗,并考察了目前对其不同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认识。这些作用机制(MOA)主要集中在刺激不同的天然免疫效应器过程,这似乎是大多数未结合mAb疗法抗癌疗效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针对血液病抗原的单抗的研究中是显而易见的,新出现的数据也证明了先天免疫介导的机制在抗HER2

2021-07-12

组蛋白瓜氨酸化: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组蛋白作为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缠绕DNA的卷轴,在基因调控中起着核心作用。组蛋白受到各种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瓜氨酸化,这些都会影响基因转录。组蛋白瓜氨酸化是一种由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催化的转录后修饰,与人类癌症的发生有关。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强调了组蛋白瓜氨酸化在生理调节和肿瘤中的作用。此外,由于组蛋白瓜氨酸化涉及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