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克隆一只小鼠的时候,用一滴血就够了
用外周白细胞克隆出的一只雌性小鼠。通过自然交配并且生存了23个月(在实验室小鼠的正常寿命之内),证明了它是可育的。 2013年6月26日——从肥胖到药物滥用,从焦虑到癌症,转基因小鼠在科研中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科研人员常常用多年时间开发一个小鼠品种,它具有成为特定人类疾病模型所需的准确的遗传突变。
Hepatology: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来筛查药物的肝脏毒性
近日,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FOXA2及HNF1α转导到人多功能干细胞后,得到了具有代谢功能的肝细胞。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30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由人胚胎干细胞(hESCs)以及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hiPSCs)分化而来的肝细胞样细胞能够作为一种工具,在药物开发的早期,有效的用于筛查药物的肝脏毒性。
国家食药总局:中药饮片说明书需警示毒性药材
J Virol: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DNA克隆
11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从丙型肝炎病毒临床分离株直接建立高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新型策略》。
德国MorphoSys公司将推出HuCAL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MorphoSys于23日宣称旗下抗体研究部门AbD Serotec将推出一系列新型抗药物抗体(ADAs)。 AbD Serotec计划近期利用人组合抗体库(HuCAL)技术新增的ADAs包括,抗阿仑单抗(Alemtuzumab,Campath)、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
科学家揭示克隆植物外观差异之谜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克隆生物并不总是外观一致的:尽管事实上克隆生物是源于基因一致的生成细胞,但是它们的外观特征可能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可以被传递到下一代。 一支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提出,他们找到了植物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再生植物的基因组中携带了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新DNA序列变异,而这些变异并没有出现在供体植物的基因组中。
:一种崭新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今年5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文章A proteomics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serum介绍了崭新的抗体开发平台:NG-XMT™ 技术,它利用蛋白质组学,通过
Nat.Genet:我国成功克隆PKD致病基因
近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8个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简称为PKD)家系中发现PRRT2基因上存在3种截短突变,并成功克隆了家族性PKD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这对揭示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J Neurosci:降低磷酸化蛋白1水平减少β-淀粉样蛋白毒性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在Marco Prado博士的带领下,Western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已经确定大脑试图保护自己免受阿尔茨海默氏病(AD)毒性蛋白影响的机制。 Prado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对有关朊蛋白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发现,β-淀粉样蛋白肽的毒性是AD的主要元凶之一,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肽与朊蛋白相互作用,可以减少其毒性。
The Rangel Journal:不同潜水埋深对骆驼刺克隆繁殖特征的影响
克隆繁殖是极端干旱区植物繁殖最普遍的繁殖方式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降水极端稀少的地区,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 )是这一区域荒漠--绿洲过渡带上的主要建群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