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izer、BMS治疗心房颤动新药Eliquis获FDA批准
2012年12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由Bristol-Myers Squibb(BMS)公司和Pfizer公司研制的治疗心房颤动的新药Eliquis获得FDA批准。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症,大约有580万美国人患有此症,研究显示,Eliquis能够大大降低发病的风险。据估计,Eliquis一旦上市,销售额最高可达50亿美元。
JACC:房颤伴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房颤和心衰是心血管领域最常见的两种疾病,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加,21世纪我们面临的两种最主要的疾病就是房颤和心衰,房颤和心衰往往在同一个患者中出现。AF-CHF研究共入选来自123个中心的1376例房颤伴心衰患者,比较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提示通过37个月的随访,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次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率、心衰恶化、脑卒中均无明显差异。
Europace:存在危险因素的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至少为1%,在大于40岁的人群中,每4人中就有1人至少经历过1次房颤发作。随着西方国家老龄化的进程,预计在30年后房颤患者将增加2倍甚至3倍。许多房颤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不能得到诊断,许多房颤都是在出现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后才被诊断。
Stroke:随机试验中门诊心脏监护的心房颤动发现率小于预期
观察性研究提示:门诊心脏监护发现:5%-20%的新发卒中患者存在之前没有发现的心房颤动。对此,美国Weill Cornell医学院神经学与神经科学系的Hooman Kamel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7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随机试验中心房颤动的发现率小于预期,机会性心律失常常见,监护的依从性欠佳。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的试验性研究。
CIRCEP:非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的临床预后仍不理想
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近年来,导管消融的适应症已扩展到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但是目前还缺乏非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长期成功率的数据,该项研究旨在调查非持续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长期预后。
最大规模的实际临床环境中的全球性房颤登记研究启动
迪拜2012年5月3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于4月20日宣布启动GLORIATM房颤登记研究项目,这一项目将成为最大规模的在实际临床环境中考察长期口服抗栓治疗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AF)相关性卒中预防的全球性登记研究。
“同一使命,百万患者”房颤卒中预防教育金点子征集第二季启动
正在实施的32个项目致力于改善房颤相关性卒中的预防工作 迄今为止已有20多万人获益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2012年4月2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倍受关注的“同一使命,百万患者 -- 关注从‘心’开始”项目在今天的世界心脏病大会上宣布了最新阶段创议的实施计划。在2012年,此项创议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支持那些旨在帮助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的活动计划。
N Engl J Med:研究发现亚临床房颤可增加卒中风险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he Risk of Stroke,”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亚临床房颤可增加卒中风险。
Arch Intern Med:亚临床甲亢可增加冠心病死亡和房颤风险
4月23日,《内科学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内源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增加冠心病死亡、全因死亡和房颤风险。瑞士洛桑大学非卧床护理和社区医学系的Tinh-Hai Collet医生及其合作者报告,在促甲状腺素水平最低(<0.10 mIU/L)的患者中,风险增高最为显著。
CIRCEP:低水平胆固醇与房颤发生相关联
尽管医生常常以降低患者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胆固醇,研究显示低LDL水平与房颤发生相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理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费伊 L.洛佩斯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包括16000参与者,平均随访中位时间18年的研究结果,LDL及总胆固醇基线水平较高者房颤发生率较低。但是房颤与高密度胆固醇水平(HDL)和高甘油三脂不存在相关性。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循环:心律失常和电生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