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RP:思维和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双相型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或许会受到其思维的影响。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个体日常生活的经历如何影响其行为和此后的情绪。
:MS患者情绪调节能力受损
2014年1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不太能调节自己的情绪,生活质量较差比谁没有病的人,根据开展阿伯丁大学的研究。MS目前影响到大约10万人,在英国和,苏格兰有疾病在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之一
Science:改变人类情绪的药物也会改变鱼的行为
据一项对欧洲野生鲈鱼的研究,在被排泄、冲刷并在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之后而最终出现在全世界水道中的医疗用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对生态的影响。Tomas Brodin及其来自瑞典Ume大学的同事发现,当这些鲈鱼接触了被称作去甲羟安定的减缓焦虑的药物之后,它们的进食速度加快了、胆子变大了而且变得较不合群。 这种精神病科的药物被用来治疗人类的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患者表现出异常的面孔情绪识别
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社会认知功能缺损是面孔情绪识别异常,其异常程度也是病人功能恢复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子。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存在几个方法学上的问题:首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其次,对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最后,面孔情绪识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吗啡戒断负性情绪记忆形成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阿片类物质戒断引起的负性情绪记忆是强迫性用药和戒断后复吸的重要原因。上海药物所刘景根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发现杏仁核突触骨架重排(Actin重排)是吗啡戒断负性情绪记忆形成所必需的。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深入地研究了杏仁核突触骨架重排引起负性情绪记忆的分子机制。 研究工作发现杏仁核突触骨架重排能够使活性调节的突触骨架相关蛋白(Arc)向突触转运。突触上Arc水平增加能够促使突触膜上AMPA受体内吞。
:药物所研究人员发现吗啡戒断负性情绪消退学习的表观遗传机制
10月4日, 《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刘景根研究组题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表观遗传机制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录参与吗啡条件性戒断负性情绪的消退学习”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腹内侧前额皮层(vmPFC)表观遗传机制参与急性吗啡条件性戒断大鼠的消退学习过程。
PNAS:儿童时期贫穷或对成年期的情绪控制有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贫穷可能对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产生持久的影响。 杏仁核在前额叶皮层(PFC)的控制下探测威胁并对其做出反应;这些大脑区域都在大脑的对压力的情绪响应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杏仁核与前额叶皮层(PFC)的异常活动可能导致了抑郁、焦虑、冲动性攻击行为以及对药物的滥用。Pilyoung Kim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纵向fMRI研究从而检查了儿童期家庭收入对成年大脑活动的影响。
CDPS:使用非惯用手做小动作可控制情绪
近日,在《最新心理科学指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称,科学家发现,用非惯用手做小动作可控制情绪。 你是否在遇到有人插队或是遭同事算计时会暴跳如雷、情绪失控?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平时用非惯用手做搅拌咖啡、使用鼠标或开门等小动作,或可助你控制情绪,练习两周就能见效。 使用非惯用手,就是“左撇子”用右手做事,“右撇子”反之。
IJC:情绪应激时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机制
12月23日,德国学者在Int J Cardio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Central hemodynamics and arterial stiffness during the finals of the world cup soccer championship 2010",情绪应激两小时后中心血流动力学变化依然存在,这一发现这有助于理解情绪应激时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的机制。
迈耶等找到戒烟导致情绪低落原因
美国成瘾与精神卫生教研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烟瘾很重的人一旦戒烟就会感到痛苦无比,这是因为戒烟初期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单胺氧化酶A(MAO-A)的含量会增加。这一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文献》上的研究成果也解释了为什么烟瘾重的人患临床抑郁症的风险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