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休眠状态的疟原虫提供新药线索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显示,它们有希望在疟原虫进入血流之前还在肝脏中孵化的时候将其杀灭。 人们急需这样的药物来治疗间日疟原虫 ,这是在非洲以外地区的主要的疟原虫种类。间日疟原虫与致命的恶性虐原虫不同,因为它会在肝脏中进入一种“休眠期”,这时该疟原虫被称作是一种休眠子。休眠子可在感染的蚊子叮咬了其宿主之后数月甚或数年时重新出现在血液之中。

2012-11-18

JoVE:新技术证实疟原虫与HIV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012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疟疾和HIV都是世界性大流行疾病,而且同时感染这两种疾病能够导致比较高的死亡率,但是科学家们对HIV-1和导致疟疾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知之甚少。

2012-11-18

:科学家发现治疗恶性胸膜间质细胞瘤的新靶点

2013年7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恶性间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没有好的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尽管治疗手段在进步,该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2个月。揭示该病的分子机制能够促使科学家找到新的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也有助于科学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3-07-28

JC:科学家们发现恶性乳腺癌新的治疗靶标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新研究证实三阴性乳腺癌妇女更可能有高浓度的MET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抗癌药物新靶标,研究结果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 来自奥地利和希腊的科学家研究了170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样本,他们发现这些妇女中有半数人以上又高水平的MET生物标志物。

2013-03-20

PNAS:在蚊虫体内阻断恶性疟原虫孢子

7月10日,P NATL ACAD SCI USA杂志报道了一项通过表达单链抗体阻断恶性疟原虫孢子在蚊虫体内产生的研究。这为恶性疟疾防治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给予恶性疟原虫时,表达m1C3, m4B7,或m2A10单链抗体(scFvs)的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c)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水平显著较低。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