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苦味皂苷合成新成员参与大豆种子萌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研究组利用基因共表达分析,在大豆103个BAHD类酰基转移酶成员中确定GmSSAcT1为候选基因。体外生化分析表明,GmSSAcT1可利用去乙酰化的Aa和Ab大豆
Cell:我国科学家领衔发现疫霉菌的许多效应蛋白通过模拟PP2A的调节亚基来劫持PP2A核心酶机制
在与宿主的共同进化军备竞赛中,病原体已进化出了一系列蛋白。这对于对农业和林业造成重大损害的疫霉菌(Phytophthora)来说尤其如此。作为疫霉菌中的一个广为人所知的物种,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
科研人员解析大豆果荚着色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和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合作鉴定了调控大豆果荚着色的关键基因L1,解析了其分子机制,并阐明了深色豆荚对野生大豆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以及
一个大豆抗疫霉菌基因的克隆与抗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Soybean ZINC FINGER PROTEIN03 targets two
研究揭示大豆籽粒性状调控的新机制
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产量构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们当前对大豆种子粒重调控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
研究揭示调控大豆花期和产量的新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团队联合广州大学,揭示了大豆GmEID1蛋白作为连接光信号和生物钟夜间复合物的桥梁,参与调控大豆开花抑制因子
研究发布大豆多维组学数据库SoyOmics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团队联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章张、宋述慧团队,开发了大豆多维组学深度整合数据库SoyOmics。
西南医大研究发现,每天吃大豆食品,降低心脏病、糖尿病风险
这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大豆摄入量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支持特定摄入豆腐和纳豆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
Genome Biology:解析大豆三维基因组遗传多样性
染色质的高级结构是基因组中顺式作用元件发挥功能的先决条件,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真核生物中,三维基因组的组织呈现出层次模式,染色质可以在多个层次上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豆能量感受器通过调控碳源分配控制共生固氮的分子机制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结瘤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中固氮效率最高、农业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固氮系统,对保持农业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和碳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