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揭示引起脊柱裂的关键途径

脊柱裂(Spina bifida, SB)是由胚胎发育中神经管闭合失败所致的一种结构性出生缺陷,约70%的SB病例由遗传因素所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是复杂遗传病基因定位的常用手段。然而,由于SB的相对罕见性、遗传异质性、外显不全和环境影响,导致通过GWAS识别SB风险基因变异存在诸多挑战

2022-01-16

新品发布 I PhenoCycler-Fusion上市,开启空间生物学2.0序幕

我们很高兴宣布PhenoCycler™-Fusion正式上市,该系统为整张组织切片在单细胞分辨率下的高速成像设定了空间生物学的新标准。

2022-01-17

聚焦合成生物学,开创绿色新纪元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以及基因编辑工具的推陈出新,合成生物学的应用边界正在被不断地拓展。

2021-12-09

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产生易于使用的水下粘合剂

   一些海洋生物会分泌粘附蛋白,使其能够粘附在海水下的不同表面。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水下粘附特性激发了数十年的研究,以创造用于水下修复或生物组织修复的仿生胶。然而,现有的胶水通常没有理想的粘附力,难以在水下使用,或者对于医疗应用不具有生物相容性。现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2021-12-02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脱落并渗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循环的肿瘤细胞。了解CTC的转移级联对于识别抗肿瘤转移的靶点具有巨大的潜力。

2021-12-16

科研人员发表鱼类生物学生物技术再思考长文评述

 鱼类生物学发展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关于全球食品安全的需求,鱼类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已取得重要进展。这促进了理论创新,并为现代水产养殖产业和世界鱼类供给及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在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上,发表了题为《在基因组资源快速增长和粮

2021-12-01

研究人员发展出利用生物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爱琴/李宁团队,联合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DNL0603)王峰团队,发展出一种利用乙醛和丙烯酸酯的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性质可调的共聚酯需求越来越高。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2021-12-16

J Proteo:科学家有望利用当前的方法来揭示化学物质的不良生物学效应!

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一种新方法识别出了机体中会被化学物质所影响的蛋白质,这种方法或能被用来发现在早期阶段发现是否一种物质会在有机体中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2021-11-29

Nature Immunology: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的机制

   错误的免疫反应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过量产生是致病的关键因素。美国梅奥诊所医学与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能够调节TNF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该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Mitochondrial aspartate r

2021-12-09

骨肉瘤力学生物学和治疗靶点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肿瘤之一,转移后5年生存率低于20%。骨肉瘤高度易感于骨Paget病(PD),两者由于快速骨重建而具有共同的骨骼特征。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