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Extracell Vesicles:小细胞外囊泡来源的miR-574-5p通过TLR /调控肺癌中PGE的生物合成

细胞间通讯在肺癌(LC)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细胞外小泡(sEV)。SEV通过将细胞货物运输到靶细胞引发各种生物反应。sEV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microrna (miRs),其转运最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2021-10-21

研究人员完成庆大霉素生物合成中的最后一块“拼图”

  近日,ACS Catalysis(《美国化学会催化》)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邓子新院士团队孙宇辉教授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关于庆大霉素双脱氧催化机制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成功揭示了庆大霉素生物合成中双脱氧修饰的过程和催化机理,完成了曾经抗感染明星药物庆大霉素复杂生物合成途

2021-09-26

2022年科突破奖得主揭晓,六名生物学家获得科学突破奖

当地时间2021年9月9日,突破奖基金会及其创始赞助商宣布了第十届年度突破奖的获奖者,奖金总额为1575万美元。六名科学家斩获“生命科学科学突破奖”。

2021-09-10

Environment Int:生命早期暴露于烟草烟雾或会加速机体的生物学衰老

来自庞培法布拉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生物性衰老的加速或与孕期和儿童早期接触烟草烟雾以及室内接触炭黑有关,本文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评估了早年间大量的环境暴露与儿童机体表观遗传年龄之间的关联。

2021-08-31

杨梅素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减少肝脂合成和炎症

许多黄酮类化合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差与有效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分析类黄酮诱导的肠道菌群改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为阐明作用机制提供有用的线索。

2021-09-09

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文课题组对c型硫肽Sch40832核心二氢咪唑并哌啶结构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阐释,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硫肽类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大多具备良好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在针对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硫肽类抗生素在结构上均包含唑杂环、脱水氨基

2021-09-04

Communications Biology:生物样品体显微技术研究获进展

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丹麦奥胡斯大学、中科院中丹学院共同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Cellular 3D-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in human cerebral cortex using automatic serial sections。该

2021-09-07

Biotechnology Advances:发表微生物催化氮杂环合成的综述

碳和氮是丰度最高的核心生命元素,探究生物体系内的碳氮成键反应可为生命起源和生物代谢路径演化与调控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线索。氮杂环化合物作为碳氮成键反应的重要产物类型,广泛参与了生物的遗传与代谢;同时也被应用于医药、农业和食品等诸多产业领域。据统计,目前全球销量前200的药物中,约有三分之二含有氮杂环官能团。鉴于氮杂环的重要性,微生物学家一直在探索该类化合物

2021-08-28

Plant Communications:植物萜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类型丰富、结构多变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环境适应性与多样性的重要物质基础。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种类最多、化学结构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如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独脚金内酯、油菜素内酯等)、适应环境胁迫(如化感物质稻壳酮、植保素棉酚、昆虫拒食剂印楝素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萜类

2021-08-23

研究开发出亚细胞区室工程策略进行复杂天然产物人参皂苷的异源生物合成

  在天然宿主中,复杂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存储存在跨越多种类型亚细胞区室(如线粒体、内质网、脂滴、液泡等)的特征,甚至具有跨越不同组织器官的特征。例如,紫杉醇、阿托品生物碱、人参皂苷、大麻素和甾体激素等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其酶、辅因子和中间体等常具有区室分布的特征。这些特征虽然是宿主长期适应性进化的最佳结果,但也成为其高效异源生物合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