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样本的蛋白质组学揭示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近年来,乳腺癌的基因组分类取得了进展,显着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并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基于蛋白表达谱的新分类已经被提出,能更可靠地揭示支持乳腺癌异质性的功能表型差异,是目前临床试验和治疗决策的主要手段。
Microbiology Spectrum: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毒素团队揭示黄曲霉Fus3-MAPK信号路径调控黄曲霉生长及毒素合成新机制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减少粮食产后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等同于粮食增产。霉菌及毒素污染是导致粮食品质劣变,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粮食安全。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腐生丝状真菌,其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 (AFB1),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毒性、最具致癌性的天然化合物,毒素通过污染粮食、饲料等进入食
前列腺癌中的环状RNA:生物发生、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环状RNA(CircRNAs)是共价闭合的RNA分子,在多种肿瘤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前列腺癌(Pca)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科学家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揭示引起脊柱裂的关键途径
脊柱裂(Spina bifida, SB)是由胚胎发育中神经管闭合失败所致的一种结构性出生缺陷,约70%的SB病例由遗传因素所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是复杂遗传病基因定位的常用手段。然而,由于SB的相对罕见性、遗传异质性、外显不全和环境影响,导致通过GWAS识别SB风险基因变异存在诸多挑战
新品发布 I PhenoCycler-Fusion上市,开启空间生物学2.0序幕
我们很高兴宣布PhenoCycler™-Fusion正式上市,该系统为整张组织切片在单细胞分辨率下的高速成像设定了空间生物学的新标准。
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产生易于使用的水下粘合剂
一些海洋生物会分泌粘附蛋白,使其能够粘附在海水下的不同表面。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水下粘附特性激发了数十年的研究,以创造用于水下修复或生物组织修复的仿生胶。然而,现有的胶水通常没有理想的粘附力,难以在水下使用,或者对于医疗应用不具有生物相容性。现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科研人员发表鱼类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再思考长文评述
鱼类生物学发展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关于全球食品安全的需求,鱼类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已取得重要进展。这促进了理论创新,并为现代水产养殖产业和世界鱼类供给及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在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上,发表了题为《在基因组资源快速增长和粮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脱落并渗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循环的肿瘤细胞。了解CTC的转移级联对于识别抗肿瘤转移的靶点具有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