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AV ECOL :鸟类气味信号的分化可能促进了鸟的物种形成
10月15日,国际行为生态学会期刊Behavioral Ecology,在Editor’s choice 头条发表动物研究所动物行为与化学通讯研究组对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ous)和小太平鸟(B. japonica) 尾脂腺气味成分分化特点及其在种间识别中作用的研究。
Science :早期的原始人头颅提示某单一物种
早期智人颅骨 对格鲁吉亚德马尼西(Dmanisi)的一具完整的大约有18万年历史的原始人头骨的分析提示,人属动物的最早成员——例如那些分类为 “能人” (Homo habilis)、“鲁道夫人”(Homo rudolfensis)及直立人(Homo erectus)等——实际上属于同一物种。 据研究人员披露,这些早期的人类祖先可能只是在外观上看起来不同。
The Plant:李云海等植物种子大小调控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The Plant Journal在线刊登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aternal control of seed size by EOD3/CYP78A6 in Arabidopsis thaliana,”,文章中,作者在植物种子大小调控的机理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
ZooKeys:在哥斯达黎加发现食竹植物虱子新物种
2008年期间的几个时期的野外工作已经导致在哥斯达黎加的高海拔地区"慕耶德山"上发现食竹植物虱子新物种。这一发现是由于线粒体DNA的分子数据分析而造成。所收集的记录已经增加了植物虱子(全世界最危险的农业害虫之一)的整体认识,这些虱子来自具有超过20%虱子的地区。 这项研究发表在开放期刊ZooKeys上。 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也就是植物虱子也属于的节肢动物在热带地区大量存在。
Science:从宏基因组数据中分离出单个物种基因组序列
从由细菌、古细菌和病毒组装的错综复杂宏基因组DNA序列中,研究人员获得一种神秘的广古菌的整个基因组序列。图片来自Vaughn Iverson/华盛顿大学。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译者注:也常译作环境基因组学)就是取样---一勺泥土或一杯海水---然后对样品内所有DNA进行测序。
Science:揭示免疫系统抵御外来“入侵者”的新型分子机制
2013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报告中,来自怀特海德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追踪一系列特殊细胞的未知运动方式,从而揭示了机体免疫系统抵御外来“入侵者”的分子机制。 免疫反应的中心就是机体免疫生发中心(GCs)的活性大小,其通常在机体的淋巴结中形成用以检测抵御外来入侵的病毒和细菌。
:发现牛肝菌新物种
牛肝菌(boletes)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不少种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部分种是有名的毒菌,多数种是树木外生菌根菌。该科真菌形态多样、结构繁杂、分布广泛、平行进化与趋同进化并存,系统亲缘关系复杂,分类困难,食用物种和有毒物种容易混淆而导致毒菌中毒。
ZJLS:张亚平等宝兴树蛙复合体物种系统进化研究获进展
扩散和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海拨环境下的两栖动物长期栖息于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自身活动性较差,而青藏高原东缘山区受高原隆起影响,地质结构极端复杂,这使得居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宝兴树蛙成为研究进化和物种形成的良好材料。
NSMB:解析成熟登革热病毒的入侵过程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科技大学生科院,中山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mature dengue virus at 3.5-? resolution”的文章,利用低温电子显微技术,分析了成熟登革热病毒,分辨率为3.5-?的全病毒粒子原子模型,从中深入解析了这种关键病毒的入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