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盼生物仿制药审批制与国际接轨
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领域争夺市场的制高点,以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代表,包括疫苗、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生物提取物,以及基因治疗等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2010年生物医药销售额已达14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的16%。预计到2020年,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的比重将超过1/3。”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技术顾问李向明日前在“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上表示。
烟台打造生物制药战略性新兴产业 申报新药40个
今年以来,我市精心打造生物制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显著。 在绿叶制药集团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名为“力朴素”的抗肿瘤药物。公司副总裁李又欣介绍说,目前这种药物已经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年销售额近10亿元,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力朴素这个产品源于美国EMS公司,他加了蓖麻油帮助药物溶解,一部分病人是过敏的。我们公司用脂质体技术替换了蓖麻油,把过敏的现象完全消除了。
生物制药临机遇:靠创新和特色提升国际竞争力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处于成长期,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仍未完全定型,为我国在局部领域实现突破提供了机遇。 生物医药产业要求庞大的人力、财力投入,需要全球市场分摊创新成本。国际合作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生物制药领域研发投入最大的十家药企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是否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发现和开发新药的方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之中。例如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赛诺菲(Sanofi)和辉瑞(Pfizer)等巨头已经开始重新调整在研产品线,并期望能从研究者那里得到更好的结果。与此同时,新的分析指出,大多数公司在药物开发上持续地进行巨额投入,但咨询师和分析师们对这些巨额投入在“长期干旱”的新药获批上产生的效果表示怀疑。
制药公司最大难题是生物药研发处境尴尬
目前,全球生物药研发处境尴尬——新药研发生产力下降,行政部门对新药申请拒绝比率上升,新药开发成本急剧膨胀,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了许多大型制药公司面临的难题。 研发生产力下降 Tufts药物发展研究中心(TuftsCSDD)表示,一种新药的临床开发时间为7年以上,费用达到10亿美元以上,仅有3/10的药物具有足够的研发资金可以维持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支出。
“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部分嘉宾演讲摘要
2011年11月25-26日,由生物谷联合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共同主办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将在上海召开。 该活动将邀请政府监管部门领导、生物制药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者、国际投资机构高管、知识产权专家和顶级科学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冀望理性的讨论和思考能对生物仿制药产业走向成熟有所裨益,藉以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陈亮:中国生物制药业将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上海百迈博制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亮,他主管产品的研发,产程优化及技术转移,并同时兼管国际CMO的技术支持。
单次使用系统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逐年递增
生物谷Bioon.com 讯 2011年11月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生物制药工程论坛:单次使用系统"会议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议邀请了生物制药方面的优秀企业及技术专家,与参会者共同交流分享单次使用系统的新技术、新工艺、优势、发展及应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纷纷对单次使用系统的现状和前景,优势和挑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