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进开发Humira生物仿制药临床三期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安进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开发的Humira仿制药的相关临床三期研究已经取得显着进步,为公司进一步获得FDA批准这种仿制药又扫清了一个障碍。
市场盼生物仿制药审批制与国际接轨
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领域争夺市场的制高点,以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代表,包括疫苗、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生物提取物,以及基因治疗等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2010年生物医药销售额已达14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的16%。预计到2020年,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的比重将超过1/3。”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技术顾问李向明日前在“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上表示。
烟台打造生物制药战略性新兴产业 申报新药40个
今年以来,我市精心打造生物制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显著。 在绿叶制药集团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名为“力朴素”的抗肿瘤药物。公司副总裁李又欣介绍说,目前这种药物已经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年销售额近10亿元,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力朴素这个产品源于美国EMS公司,他加了蓖麻油帮助药物溶解,一部分病人是过敏的。我们公司用脂质体技术替换了蓖麻油,把过敏的现象完全消除了。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Pall为中国生物制药提供解决方案
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制度的公布不但为药品市场的规范给出了定义,同时为制药装备行业营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生物制药方面紧紧围绕制药工艺、制药工程及"GMP"要求研制、开发改进新产品,满足药品生产企业"GMP"改造需要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制药装备行业的肩上。就全球最新的制药工艺相关问题,日前生物谷编辑对Pall公司全球疫苗市场经理AnneliesOnraedt博士进行了采访。
康宁:延伸与ATCC合作 发力生物制药和细胞治疗
2014年4月1日,康宁生命科学部副总裁Richard M. Eglen及商业运营部副总裁Lydia Kenton Walsh接受了生物谷的采访。
第二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Biosimilar China 2012)将于10月举行
主办单位:生物谷、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往届回顾:http://www.bioon.com/z/Biosimilar/ 会议简介: 近年来,随着许多重磅级生物制药专利的逐渐到期,以及新药研发的更加困难,使生物仿制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世界各国在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的刺激下,相继出台了关于生物仿制药的审批政策,这必然推动生物仿制药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生物制药领域研发投入最大的十家药企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是否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发现和开发新药的方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之中。例如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赛诺菲(Sanofi)和辉瑞(Pfizer)等巨头已经开始重新调整在研产品线,并期望能从研究者那里得到更好的结果。与此同时,新的分析指出,大多数公司在药物开发上持续地进行巨额投入,但咨询师和分析师们对这些巨额投入在“长期干旱”的新药获批上产生的效果表示怀疑。
制药公司最大难题是生物药研发处境尴尬
目前,全球生物药研发处境尴尬——新药研发生产力下降,行政部门对新药申请拒绝比率上升,新药开发成本急剧膨胀,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了许多大型制药公司面临的难题。 研发生产力下降 Tufts药物发展研究中心(TuftsCSDD)表示,一种新药的临床开发时间为7年以上,费用达到10亿美元以上,仅有3/10的药物具有足够的研发资金可以维持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支出。
“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部分嘉宾演讲摘要
2011年11月25-26日,由生物谷联合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共同主办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将在上海召开。 该活动将邀请政府监管部门领导、生物制药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者、国际投资机构高管、知识产权专家和顶级科学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冀望理性的讨论和思考能对生物仿制药产业走向成熟有所裨益,藉以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陈亮:中国生物制药业将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上海百迈博制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亮,他主管产品的研发,产程优化及技术转移,并同时兼管国际CMO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