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Virol: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DNA克隆
11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从丙型肝炎病毒临床分离株直接建立高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新型策略》。
:一种崭新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今年5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文章A proteomics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serum介绍了崭新的抗体开发平台:NG-XMT™ 技术,它利用蛋白质组学,通过
Sci Transl Med:病毒性皮肤癌的分子治疗
近日,研究人员在发现一种罕见的皮肤癌病毒的根源四年后,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确定了这种病毒,在动物实验中,可以针对有选择性地激活一个分子杀死肿瘤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将很快被测试患者的治疗。
Nat.Genet:我国成功克隆PKD致病基因
近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8个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简称为PKD)家系中发现PRRT2基因上存在3种截短突变,并成功克隆了家族性PKD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这对揭示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NRR:分化使HT22神经元对兴奋性毒性更敏感
HT22细胞已经被证实具有胆碱能神经元性质,能表达有活性的基本的胆碱能标志,是一种较好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 从最初开始,HT22细胞便作为一种永生化细胞模型来使用,未分化状态的HT22细胞特性已经被研究得较为充分。2009年有人第一次研究分化后的HT22细胞的特性:更加接近于成熟神经元,具有更长更丰富的轴突突起,显示出更多有功能的胆碱能性质。
Biomaterials:王强斌等纳米银生物毒性评估获进展
近日,国际生物材料专业期刊Biomaterials刊登了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s standard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ir cytotoxicity。
Nat Genet:科学家克隆稻米品质关键基因
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PNAS:百草枯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Phillip Rappold等通过体外培养细胞及小鼠实验研究了百草枯引发神经毒性的机制,其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