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心房颤动筛查帮助降低中风风险
近日,来自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对65岁及以上的个体进行无症状的心房颤动筛查并且利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或许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个体因中风死亡和过早死亡的风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
全球房颤登记研究公布逾17000名新确诊房颤患者两年研究结果数据
来自全球房颤抗凝剂登记研究的首个两年期研究结果在201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大会上公布,揭示在超过17000名新确诊的房颤患者中,全因死亡率最高,远超出中风或大出血的几率。
真实世界研究再次证实拜耳拜瑞妥®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大出血率低
拜耳医药保健与研发伙伴杨森制药公司宣布两个真实世界研究结果,XANTUS试验和一项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研究表明Xa因子抑制剂拜瑞妥®在用于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常规临床实践中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低。
中国CFDA批准拜耳Xarelto(拜瑞妥)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中风及治疗深静脉血栓(DVT)
Xarelto是全球首个口服生物可利用Xa因子抑制剂,于2009年在中国上市。
CAE:地高辛增加心房颤动患者死亡风险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凯萨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常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地高辛或可使得诊断为心房颤动的成年个体死亡风险增加71%,入院风险增加63%。
勃林格殷格翰联手WellPoint开发新型心房颤动药物
长期以来,生物医药公司在进行相关药物研发时主要都专注于对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这也导致了许多药物在研发之初就未能考虑到患者和市场多种多样的需求。
欧洲最新调研结果强调缺血性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重中之重
心房颤动患者所发生的所有卒中事件中,有92%属于缺血性卒中[2],超过三分之二的医生认为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是房颤患者首要治疗目标[1] 德国殷格翰2013年6月5日电 /美通社/ -- 6月6日是首个“中国房颤日”,日前一项在欧洲开展的涉及1000名医生的在线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医生认为预防缺血性卒中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最为重要的治疗目标。
ACC发起中国房颤诊疗高级医学教育项目
德国殷格翰2013年3月14日电 /美通社/ -- 美国心脏病学学院 (ACC) 科学大会在旧金山举办期间,一项旨在纠正中国医生在房颤 (AF) 卒中预防领域所存在的误区的医生教育计划的初步结果被公布。 此项教育计划由 ACC 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共同主办,并由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支持,此项中国教育计划是全球性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防治心房纤颤(房颤)的全球支持力量增强
-- 心房纤颤是一种使中风风险增加500%的心律异常情况 -- 《全球房颤患者宪章》目前已征集一万人签名 慕尼黑2012年8月27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欧洲心脏病学会 2012 年年会- 来自136个国家的一万多名患者、护理人士、医疗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签署了世界上唯一的《全球心房纤颤患者宪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防止数千万人因心房纤颤引发中风而死亡或残疾。
默沙东归还房颤转复新药维纳卡兰(Vernakalant)相关权利给Cardiome公司
2012年9月26日电 /生物谷BIOON/ --默沙东(Merck & Co)周三宣布,将把房颤转复新药维纳卡兰(vernakalant)静脉注射(IV)剂型及口服制剂的全球商业化及开发权利,归还给Cardiome制药公司。 维纳卡兰最初由Vardiome制药公司开发。在2009年,默沙东于Vardiome达成了一项有关维纳卡兰开发及商业化的合作许可协议,获得了该药的进一步开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