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助力NSCL/P病因学研究及新的候选基因发现
近年来,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敲除、基因敲入、转基因订制及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基因组研究、研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攻克遗传性疾病等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切入点及应用方向。
EMBO Reports:发现斑马鱼原始生殖细胞特化形成的新机制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是发育过程中最早建立的一群生殖细胞。作为最早形式的生殖干细胞,PGC是有性生殖动物生殖发育的基础,受到广泛关注。目前,PGC的形成有两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一线免疫治疗!美国FDA批准2种Opdivo方案(Opdivo+化疗、Opdivo+Yervoy)!
与化疗相比,2种Opdivo方案显著延长了总生存期(OS)。
Mol Cancer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如何促进肿瘤进展?
近段时间来自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一个中国团队针对m6A展开了研究,试图确定在HNSCC(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疾病进展和IFNα产生过程中其修饰的状态和潜在的分子机制。
m6A修饰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研究机制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100多种真核mRNA修饰中含量最丰富的。它是由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TL14)和Wilms肿瘤相关蛋白(WTAP)添加的动态R
机器鱼再现心脏收缩
心脏如一台功能强大的发动机,向人体全身供应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心脏病却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在人体心脏因病损而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无法维持全身正常循环时,可移植一种用人工材料制造的机械装置以暂时或永久地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脏功能、推动血液循环,这种装置即人工心脏。近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由人类心脏细胞制成
Molecular Cancer: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80作为内源竞争性RNA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
食管鳞癌(E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夺去40多万患者的生命。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食管鳞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仍低于20%。对食管鳞癌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发有效的诊断和预后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ACS Nano:我国科学家开发出基于大蓝闪蝶鳞翅的导电神经导管
周围神经损伤往往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人工神经引导导管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潜在替换材料。近日,我国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在《ACS Nano》杂志发表了题为“Conductive Nerve Guidance Conduits Based on Morpho Butterfly Wings for Periphera
Science:哈佛大学用人类心脏细胞造了一只鱼,可持续游动108天
心脏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生命不息跳动不止。但是心脏规律的跳动并不是由大脑发出的指令,而是心脏中的心肌细胞控制着整个心脏的跳动。然而,控制该过程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受到斑马鱼的形态和运动姿势的启发,来自哈佛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人类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培育出了完全自主的生物杂交鱼。该研究以:An autonomou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