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揭示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都存在TMEM106B原纤维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患病大脑中的一种新的原纤维,即一种由通常忙于清洁细胞的蛋白形成的原纤维。

2022-03-08

Cancer Epidemiology,Biomarkers & Prevention :个子增加患癌风险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癌症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密切相关,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身高,是很多“小个子”的人心中一生的痛,很多人用了各种方式都希望自己再长高几厘米。但是,身高真的是越高越好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旗下期刊 Cancer Epidem

2022-03-07

《科学》子刊:科学家发现痤疮新机制,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启动反应性脂肪生成有关

 一篇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的文章表示,咱们在治疗痤疮时选择维A酸软膏的理由又要多一个。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Richard L. Gallo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痤疮发病新机制。当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毛囊时,部分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会启动反应性脂肪生成,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并分泌抗菌肽cathelicidin,以抵抗细菌感染;同时,大量合成的脂肪会促进痤疮的

2022-03-11

Advanced Materials :山东大学姜新义团队构建可吸入式纳米递送系统,逆转肺纤维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且最终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全球超过500万人。IPF病人肺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增殖,介导肺间质基质过度沉积,肺组织过度瘢痕化,使肺泡结构遭到持续性破坏,最终致使IPF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受损甚至肺功能丧失,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死亡。目前,肺纤维化临床治疗手段,除了肺移植术外,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以肺康复训练为主的非药物治疗,

2022-03-12

八眉猪肠道菌群构建和代谢对食物纤维的响应研究取得进展

  八眉猪(Sus scrofa)是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猪种,其消化粗纤维的能力(52.08%)显着高于野猪(45.72%)。八眉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二元杂交猪兼备母本耐粗饲和父本生长周期短的优良特性,是研究食物纤维对肠道菌群影响最理想的模型动物。蚕豆是青海地区常见的农作物,蚕豆秸秆经青贮后可用作饲料。蚕豆秸秆中总纤维含量达56.

2022-03-03

福院士发布华南海鲜市场调查报告:未发现市场动物与新冠关联,该市场非新冠疫情源头

随着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等新冠变异株的出现,近期国内疫情形势再度紧张了起来,其中香港的疫情十分严峻,3月4日新增52523例确诊病例,新增136例死亡病例。持续了两年多的COVID-19大流行仍未结束,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仍将继续。为了抗击新冠疫情,除了加速研发针对变种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之外,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2022-03-08

CANCER CELL: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微泡携带的miR-223-3p可参与调节胃癌的进展

近来浙江省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的微泡(MVs)对癌细胞的特异性调节作用展开了研究,旨在为新的治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022-02-28

新研究:“颜值”或意味着强大的免疫功能

 众所周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相漂亮(颜值高),或者说面部具有吸引力的人一直都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兴趣。然而,衡量美貌的客观标准也一直存在争议,人类似乎不可能达成共识,因此才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纵观历史,各种人类文化都会认为某些身体特征具有吸引力,以至于可以忽略其他特征。那为什么人类感知系统会认为某些人的身体特征比另一些人更具吸引力,这个问题的

2022-02-21

英夫利昔单抗:剂量负荷给药治疗,显著提高瘘管愈合率!

与标准剂量(5mg/kg)相比,高剂量(10mg/kg)负荷给药治疗的临床瘘管愈合率更高(82% vs 45%)。

2022-02-26

Science:新研究表明印度的COVID-19累计死亡人数比官方报告的6到7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印度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对印度COVID-19死亡人数的更准确衡量表明,这个数字为320万人。他们的分析表明印度的COVID-19累计死亡人数比官方报告的数字高6到7倍。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