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学者新方法实现食管腺样囊性癌精准诊断

  食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临床上容易被误诊。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武林、赵加荣等学者研究出一种新技术方法,将传统组织学形态与新型免疫标志物相结合,实现了对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精准诊断,对临床确诊及正确设计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医学学术期刊《国际临床与实验医学》发表了该研究结果。食管癌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实际上根据病源可分为多种类型,食管的表层粘膜

2019-05-11

2019年生物医学青年才俊TOP10:张峰开山弟子入围

 国外生物技术网站GEN近日发布《2019年生物医学领域10位40岁以下青年才俊(Top 10 Under 40)》。这些青年才俊正在成为生物制药研究和/或商业领域的领导者,他们怀抱把追求科学当作终身事业的热情,致力于解决医学科研领域常见的重大问题,推动生物科学的突破性创新研究,同时也活跃在生物商业活动的前线,可以说是目前最具才华、潜力和影响力的青年生物医药科研及商业领域的从业者。今年的

2019-05-08

“共享阳光——重大疾病临床科研合作项目”启动: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培养中青年学科人才

2019年4月17日,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赛诺菲中国支持的“共享阳光——重大疾病临床科研合作项目”(以下简称“共享阳光”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提升我国中青年临床专家在实体肿瘤、血液疾病、器官移植及神经科学等重大疾病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推动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共享阳光——重大疾病临床科研合作项目”启动在我国,肿瘤、血液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及神经学领域等致死性或

2019-04-17

Sci Transl Med:华人学者开发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材料促进软组织再生

2019年5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凝胶,这种凝胶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时,可以让新的软组织生长从而取代失去的组织。在这项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开发这种凝胶的过程,以及它在实验大鼠和兔子身上的效果。当一个人因为意外事故、感染或外科手术失去了一大块软组织时,外科医

2019-05-04

Cell Sys:华人学者发现影响肿瘤生长及抗癌免疫反应的基因

2019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癌细胞的免疫疗法是目前癌症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但是许多病人对免疫治疗无响应,而科学家并不清楚背后的原因。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又前进了一步,他们找到了癌细胞中导致形成癌症并影响肿瘤微环境的遗传信息。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Systems》上,研究人员利用体内CRISPR筛查在基因组层次对导致不

2019-04-28

华人学者利用光热疗法突破实体瘤障碍!

2019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Jonsson综合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在CAR T细胞治疗期间加热实体肿瘤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研究人员发现,将光热消融的加热技术与CAR T细胞灌注结合在一起,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长达20天。在接受联合治疗的小鼠中,33%的小鼠在20天后仍然没有肿瘤。图片来源:Advanced Mate

2019-04-28

中国学者发现“去衰老”因子,关节炎基因治疗有望突破

细胞衰老和干细胞耗竭作为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是驱动老年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衰老相关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伴随着衰老,关节内的多种细胞,如软骨细胞、滑膜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均发生细胞衰老及功能退化。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被认为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研究干细胞衰老的机制并寻找应对策略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4月1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2019-04-02

Cancer Res:华人学者发现结肠癌新靶标

2019年2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结肠癌是美国第三大常见癌症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因此急需发现新的细胞靶点用于支持药物开发。图片来源:Cancer Research近日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代谢组学的方法发现氧化偶氮甲烷(AOM)/右旋糖酐硫酸酯钠(DSS)诱导的结肠癌小鼠血浆和结肠中的环氧脂肪酸(EpFA)的含量都升高了,EpFA是由细胞色素P450

2019-02-28

中国学者顶级期刊发文探讨老年致盲眼病早期干预

 日前,全球眼科领域顶级期刊《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以下简称PRER)在线发表了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教授徐和平及其研究团队的论文《老化视网膜中的免疫调控》。该论文通过探讨老化过程中视网膜的免疫调控,寻求老年性退行性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理,尝试找到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发病早期的干预手段,使致盲眼病患者在不可逆视觉损伤发生之

2019-02-03

12位华人学者当选2019年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日前,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AAM)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入选名单,共有109名科学家当选,包括12位华人学者。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全球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会员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之一,处于国际微生物学科的领导地位,当选院士的科学家中不乏诺贝尔奖、拉斯克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据了解,此次当选

201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