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人数据研究发现孤独会缩短寿命,即使每月一次亲朋好友相聚也能降低死亡风险!
现代生活的急促节奏似乎为一种日益蔓延的孤独感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更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孤独感似乎逐渐扩大与深刻。某一刻我们会突然发现,似乎再也找不到那个真正能够听懂我们心声的知音。有
万人分析表明,每天久坐超过10.5小时与死亡风险升高有关,中等强度运动22分钟以上即可抵消
对于现代人来说,久坐已经成为了健康的一大威胁,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全因死亡等多种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1-3]。算上工作时间,很多人平均每天有大约9-10小时处于久坐状态。
揭示FSP1的相分离促进铁死亡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Marcus Conrad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名为icFSP1的新型抗癌药物,它能使癌细胞对铁死亡(ferroptosis)敏感。相关研究结果于2
浙大团队首次系统回顾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趋势!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疾病负担沉重。
复旦大学高翔团队研究揭示梦游与高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睡眠是一种多维的生理过程,已经被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与慢性疾病和死亡密切相关。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假设是睡眠中断导致睡眠的神经生物学控制功能受损,从而进一步引起代谢和认知功能受损,从而最终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同济医院的研究者们揭示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糖尿病伤口愈合中的新作用
伤口愈合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保护人体免受各种有害外部因素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过程。创伤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干扰。
研究发现器官大小与铁吸收协同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和凌宏清团队,联合植物研究所宋献军团队,发现了SOD7/DPA4-GIF1模块协同调控器官大小与铁吸收利用的重要机制。
《科学》:破解AD神经元死亡之谜!科学家创造了更好的AD动物模型,终能模拟Aβ导致的tau病理和神经元死亡
不过,这个小鼠模型也有很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免疫系统的缺席。我们知道,AD发展中,免疫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使得该模型有了不可预计的偏差。
《自然》重磅:细胞衰老、癌变和死亡竟同源!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凋亡程序参与衰老,为抗癌抗衰药的研发打开新方向
2015年初,英国格拉斯哥大学Stephen W. G. Tait团队报告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