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郭雪峰课题组与合作者发展了单碱基鉴别技术
RNA这一高效的生物小分子,依靠其本征的结构功能性,稳定地维持着体内许多重要过程的发生,诸如遗传信息的输送和表达、催化反应、结构组成等等。
郭巍团队揭示肿瘤生长新机制:细胞外基质通过诱导外泌体分泌促进肿瘤生长
郭巍教授团队研究了在不同硬度的细胞外基质(ECM)上生长的肝癌细胞,发现硬化的细胞外基质(ECM)促进肿瘤外泌体的释放。此外,在硬化ECM上生长的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会激活细胞的Notch信号通路
Nature子刊:周子健/陈小元/郭伟圣团队实现T细胞免疫活性的在体可视化调控
虽然免疫治疗策略在抗肿瘤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免疫治疗在临床肿瘤患者中的综合响应率仍然较低(不足30%)。
2022 SIBCS | 继往开来:乳腺癌小红书更新,典藏升级
为进一步规范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国内各个学会、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专家共识和指南,如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编纂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CACA-CBCS指南)。
汤其群/郭亮团队发现促进脂肪燃烧的酶Cdo1,并解析其作用机制
该研究发现,脂肪组织Cdo1受到寒冷诱导上调,能够通过PPARγ/Med24/lipolysis信号通路,转录激活脂解基因ATGL和HSL的表达,从而增加小鼠脂肪组织脂解、寒冷耐受能力和能量消耗
《自然·神经科学》:西安交大杨铁林/郭燕团队证实,脑影像表型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研究人员通过双向两样本MR分析,揭示了脑影像表型与精神疾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有助于在脑影像上更好地预测和干预精神疾病的潜在风险,有助于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病因诊断和治疗。
郭国骥/韩晓平团队发表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基因组解读系统——女娲
基于DNA序列编码基因表达模式的假设,该研究提出了深度学习模型Nvwa(女娲),首次实现了完全基于基因组序列预测单细胞水平的基因表达,且预测准确度与实验测量精度相当。
《细胞发现》:复旦赵曜团队联合浙大郭国骥团队,利用单细胞测序指导脊索瘤新药临床试验
这个研究首次在单细胞层面发现了颅底脊索瘤中存在的干细胞亚群及p-EMT过程,并在实验室中验证了放疗增敏剂及p-EMT抑制剂的治疗效果。
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详细报道低至0.1毫克微量临床样本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制备方法
早在2015年,郭天南博士等人就已在 Nature Medicine 发表了一篇关于PCT样本制备流程方法用于蛋白质组学的文章,随后围绕PCT技术,其研究团队做了多次改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