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phasiRNA的进化机制及作用特点

  植物phasiRNA(phased,secondary,small interfering RNA)是由一些22nt miRNA诱导,依赖RDR6,最终由特定DCL蛋白对双链RNA连续切割形成具有相位分布的次级小RNA。禾本科植物生殖发育阶段的花药中大量表达21nt和24nt的phasiRNA,分别由miR2118和miR2275诱导

2020-11-18

研究揭示反刍动物瘤胃功能创新的多种遗传进化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反刍动物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在反刍动物瘤胃进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并以“Modes of genetic adaptations underlying functional innovations in the rumen”为题,于11月5日《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杂志在线发表。该论文

2020-11-18

“沉默突变”可能使新冠病毒获进化优势

 新冠病毒从野生动物“跃迁”至人类后为何变得如此难以遏制?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发生的一些“沉默突变”可能起到了促进其传播的作用。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先前研究发现,编码刺突蛋白的新冠病毒基因可能在人体中发生了有利于该病毒生存的突变。杜克大学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同行评议科学杂志》上发表

2020-11-08

鱼类复杂性状快速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研究获进展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进贤课题组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在线发表关于鱼类快速适应淡水生境的遗传学机制研究成果。该研究从基因组水平揭示鱼类快速适应淡水生境的遗传学基础,为生物复杂性状快速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认知,并对预测生物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策略具有理论价值。环境变化背景下生物的适应性进

2020-11-11

青藏高原鱼类的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青藏高原鱼类的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与会专家认为,项目系统调查了青藏高原各大水系鱼类70多个种(亚种),基本囊括了青藏高原鱼类优势类群和重要区域,采用形态学、生态学、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学等方法开展研究,进一步增强了对高原鱼类物种演化过程和多样性的认识。青藏高原湖

2020-11-11

Nature:一种新型筛查算法或能将COVID-19的检测成本降低20倍!

2020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数学算法,其对大规模群体进行COVID-19筛查的成本要比单独进行检测便宜20倍左右。研究者表示,应用这种新算法或能一次性对多个样本进行检测,从而就减少了所需的检测总数,并能降低人群进行COVID-19

2020-11-04

研究发现深海热液甲壳动物趋同进化的表型及分子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富花研究组在Molecular Ec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Adaptation and molecular evidence for convergence in decapod crustaceans to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 environm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

2020-10-16

某些微生物或会通过水平基因转移过程来改变其进化规则!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某些微生物或会改变进化的规则。进化论的主要思想集中在父母辈和后代之间的遗传或垂直基因转移(VGT,vertical gene transfer)过程。如今科学家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水平基因转移上(H

2020-10-19

PLoS Comput Biol: 遗传条码揭示新冠病毒进化路线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Drexel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和标记COVID-19的病毒的突变情况。他们使用从冠状病毒测试收集的全球遗传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的分析表明,在美国至少有8至14种不同的病毒突变株,其中一些与之前相同,而其它的则来自于欧洲。

2020-10-03

Nat Biotechnol:数学算法揭示癌症潜在遗传变异

了解导致不同形式癌症的特定突变对于改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是DNA测序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很难检测到一些通常与癌症有关的重大突变,例如染色体部分的丢失或重复。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