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人胚胎干细胞衍生心血管前体细胞胞外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

 5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杨黄恬研究组题为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Cardiovascular Progenitor Cells Prom

2020-05-16

每天热水澡,可使心脏病、中风风险降低约30%!

2020年4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日本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称,热水浴可以降低一个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一位专家说,热水澡带来的健康益处似乎与有氧运动带来的益处类似。其他人指出,洗澡是免费的,容易做,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当前的世界状态是让你的胸部有点闷还是让你的心跳更快?以一个长时间的、热水澡的形式在你自己的家里保护你的血泵生命线是可能的。

2020-04-21

nat commun: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参与脑细胞分子运输的新机制

此前研究表明,自噬作为一种细胞自我循环或废物清除的过程,对于神经元的存活而言必不可少。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科隆大学CECAD衰老研究中心的Natalia Kononenko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自噬实际上还具有新的重要功能:参与细胞自噬的蛋白质同时参与了细胞内蛋白转运速度的调节。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20-04-02

Nature Communications:微流控设备捕获脑肿瘤脱落的细胞外

 精确的癌症治疗依靠获得有关肿瘤的分子信息来指导有效的治疗决策。由于脑肿瘤的针头活检是侵入性的且困难的,因此生物工程师已经开发了捕获脑肿瘤释放的细胞外囊泡(EV)的微技术。囊泡携带突变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样品,引起恶性肿瘤,研究人员希望对其进行分析以优化治疗方法。尽管它们携带大量信息,但来自肿瘤的电动汽车是非常小的颗粒,由脂质制成,并且相对罕见。因此

2020-02-12

Cells:膜的研究为退行性疾病的创新治疗铺平了道路

2020年2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基因与细胞技术实验室的研究组长Marina Gomzikova于2013年开始研究细胞外微泡(ECMVs),当时她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那时起,从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提取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ECMVs)被发现具有非常有前途的特性。ECMVs是被细胞质膜包围的微结构;由于它们的生物相容性、微型尺寸、安全性

2020-02-18

Sci Rep:阐明特殊蛋白—多蛋白-2在细胞生存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0年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名为多囊蛋白-2(polycystin-2)的特殊蛋白存在于机体的每个细胞中,但截至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多囊蛋白-2保护机体抵御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这或许就使得该蛋白

2020-02-13

Blood:红细胞微激活接触系统激活凝血因子IX的两条途径

储存损伤诱导的红细胞衍生微泡(RBC-MVs)通过支持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组装来促进凝血。也有报道称RBC-MVs通过固有途径启动凝血。为了阐明RBC-MVs诱导的凝血激活机制,研究人员在缓冲系统中评估了储存损伤诱导的RBC-MVs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每个酶原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采用凝血酶生成(TG)试验评估了它们在血浆中启动凝血的能力。RBC-MVs直接激活凝血因子XII(FXII)或前激肽释放酶

2020-02-05

CELL:磷脂合成中产生的脂肪酸驱动吞噬的扩张

 近日,德国科隆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Local Fatty Acid Channeling into Phospholipid Synthesis Drives Phagophore Expansion”的文章,发现在自噬过程中,磷脂合成中产生的局部脂肪酸驱动吞噬泡的扩张。自噬是一种保守的分解代谢稳态过程,对细胞和机体的

2020-01-21

蛋白纳米笼表面精准功能化及其靶向运输取得进展

纳米材料在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富集是肿瘤活体无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前提,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种是利用增强渗透和滞留(EPR)效应,实现被动靶向;另一种是在纳米材料上装载肿瘤标志分子的识别配体,实现主动靶向。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主动靶向对纳米材料在肿瘤处的富集无贡献甚至起反作用。因此,近年来关于主动靶向功效的争议越来越多。纳米材料表面靶向配体的数目、分布及取向等参

2019-12-23

特定细菌释放的胞外结构或能降低HIV的扩散

2019年12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栖息在阴道中的特定细菌或会释放纳米级别的囊泡来保护机体有效抵御HIV的感染。图片来源:NIH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一类泡状的颗

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