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世界的一个新观点

日本的一个团队的研究为人们就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创建视觉世界的内部体现的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点,从而揭示了这些体现可能较早开始于脑内的视觉处理等级系统,并且比科学家们曾经认为的发育要更具有累积性。大脑会回忆我们观察到的图案和物体,而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大脑发展出的独特的神经元来体现我们所观察到的图案和物体来达到的。

2013-07-12

Science:跳蛛利用绿光形成独特视觉系统

跳蛛是一类主要以苍蝇为食的蜘蛛。它的捕食方式十分独特,首先逐步靠近,当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再一跃跳过去捕获猎物。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现,跳蛛这种“稳、准、狠”的捕食功夫要归功于它们拥有的一套独特的视觉系统。 大多数生物或是通过调节眼睛中晶状体的焦距视物(例如人类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或是靠移动头部制造一种“运动视差”来评估与某个物体的距离。

2012-02-10

Neuron:科学家描绘视觉边界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三维世界。它是一个模仿外界的风景,在那里我们看到的物体以神经电路和电脉冲的收集存在。 现在,萨克生物研究学院(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科学家们正在用他们开发的新工具绘制世界,是视觉的神经学基础革命性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

2012-11-18

Science:果蝇视觉系统研究获新发现

在以往对于视觉系统的研究中,物体的颜色和运动状态被认为是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来传播的,但是这些来自不同通路信息是如何整合在一起,使大脑接收到完整信息至今还是个谜。比如在果蝇中,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只有一种吸收光谱的感光细胞R1-R6是专门感受物体运动的,而R7和R8,有多种吸收光谱,能够感受物体的颜色。 在本文中,研究者发现,R7和R8也能够感受物体的运动。

2012-11-18

PNAS:姚海珊等揭示去同步化脑状态下快速视觉处理的级联放大机制

12月17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姚海组的最新研究论文《去同步化脑状态下快速视觉信息处理的级联放大机制》。这项工作首次揭示了脑状态依赖的快速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

2013-12-25

Nature:皮层的连接方式与感觉

大规模活体记录工作已经揭示了关于皮层细胞群怎样编码感觉信息的很多奥秘,而在遗传学及circuit-mapping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也使得对神经回路的识别、定性和控制成为可能。 正如Kenneth Harris 和 Thomas Mrsic-Flogel在这篇Review文章中所反映的那样,这些方面的研究现在正在融合。

2013-11-07

Hippocampus:减少知觉干扰或改善患者的视觉分辨率

2012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Hippocampu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多伦多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早期阿尔兹海默症的基因缺陷诊断部分是由于患者不能识别其多次见过的物体,而且这些患者感知不同物体的特定较为困难,同时研究者指出,大脑的内侧颞叶或许在物体感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2-10-13

Neuron:研究揭示中间前体细胞能调节大脑皮层生长

香港科技大学9月16日表示,该校理学院院长、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玉如领导的研究团队,此前全球首次成功确定一种干细胞“中间前体细胞”可精准调控大脑皮层的生长,解开特定蛋白与“自闭症”等相关疾病成因的谜团。 当天,叶玉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分享这次研究成果。

2013-10-15

:首次将人皮肤细胞转变为大脑皮层细胞

神经干细胞。图片来自剑桥大学Rick Livesey实验室的 Yichen Shi。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首次从人皮肤样品中构建出大脑皮层细胞(cerebral cortex cell)---这些细胞组成大脑灰质。2012年2月5日,这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 大脑皮层疾病包括从诸如癫痫和自闭症之类的发育疾病到诸如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疾病之类的神经退化疾病。

2012-11-18

大脑皮层褶皱中发现潜在精神病生物标记物

2013年8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医生们一直希望能够预测病人能否对治疗精神疾病药物作出反应,如今英国一项大脑皮层褶皱的研究可能将实现这一愿望。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扫描126名志愿者大脑后研究发现受试者大脑皮层褶皱数量与其对药物的反应有直接关系。在研究中,显示对治疗精神病药物效果不佳的受试者大脑皮层褶皱相对较少。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