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长期重度吸烟者伴随有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
继青少年网瘾神经影像研究工作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之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磁共振影像研究团队近期在吸烟(尼古丁)成瘾的脑成像研究方面又取得新进展,相关文章在线发表在国际物质成瘾杂志Addiction Biology上。
电脑游戏透露视网膜信息
研究者几十年前就了解到,眼睛除了可以探测到光之外,还能做更多其他的事情。在将信息传送到大脑前,视网膜内的神经元细胞还能处理基本的情景信息,但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信息至今仍是一个谜。
:皮肤如视网膜用感光功能防晒伤
当你走到太阳下,感受阳光的不只是你的双眼。你的皮肤也与视网膜一样含有光感受器,从而能够迅速对有害的紫外线辐射采取防御。 皮肤通过产生黑色素而变黑,黑色素可以保护DNA不受紫外线的损伤。我们已经知道,在被太阳暴晒几天后,阳光中的UVB紫外线才会使皮肤增加黑色素的产生,以应对皮肤中的DNA损伤。但是,阳光中的UVA紫外线却可以在几分钟内就促进黑色素的产生。
:利用人类血细胞构建出初始视网膜结构
对人血细胞进行重编程而产生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培养72天后形成初始视网膜结构:这种结构含有一些特化细胞,如它的外层和内层分别存在着光受体细胞(红色)和神经节细胞(绿色),而位于中层的每个细胞核用蓝色表示。这些细胞层类似于人类眼球正常发育时形成的多层结构。
Cell Reports:海马脂肪代谢异常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有关
2013年10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虽然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记忆能力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严重,但在一些人,记忆丢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另一方面,有些人甚至在更早的年龄就会经历温和大量的记忆问题。 虽然老年痴呆症有几个危险因素,但已经知道的是脂肪代谢异常是记忆和学习功能丧失的风险因素。中年时腹部脂肪量高的人可能发展记忆力减退和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出3.6倍。
Cell Cycle: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控制体内脂肪组织形成
Nat Cell Biol:发育中视网膜细胞的瓦氏效应
近日,研究者发现处于增殖期的非洲爪蟾的视网膜细胞采用的是有氧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表明以往Warburg effect只发生在肿瘤细胞中的认识是片面的,Warburg effect或许普遍存在于增殖代谢中。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Cell Bi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