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2018最值得关注十大科学事件!基因编辑及癌症图谱入选,德国科学家与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掐架也入选
小编推荐会议: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 在新的2018年里,科学界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大事情?从火遍2017年的基因编辑技术,到各国耗资巨大的太空任务,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精选了多项可能在2018年会给科学界带来影响的事件。在这里,精准医学小编将和大家一一分享。1宇宙数据新的一年,加拿大氢强度图谱实验(CHIME)将全面开展,快速射电暴或将变得不再那么神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一、项目说明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11个研究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国际半干旱热带
《自然》重磅:振奋人心!CAR-T治疗实体瘤迎来重大突破,科学家找到了让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定殖的方法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今年对于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多个CAR-T疗法的相继获批上市,为许多之前无药可治的晚期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治疗甚至治愈的希望。然而,相比于在血液肿瘤治疗邻域研究过程中的顺风顺水,CAR-T在实体瘤治疗邻域的研究可谓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1)。而其中,CAR-T治疗实体瘤效果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回输进患者体内的T细胞很难在肿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时隔12年再出“双黄蛋”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继2006年以后时隔12年再出“双黄蛋”。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经过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试行授奖数量总额控制。最终产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
仅知道是自然科学一等奖?这项关于吃的研究,你应该了解更多
201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家洋院士代表其领衔的攻关团队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手中接过标志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殊荣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证书。李家洋院士领衔的攻关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自然-通讯》:科学家在高活性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发现新的自抗性机制
GyrI-like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生物中,被注释为小分子结合蛋白。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与研究员周佳海课题组以及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袁曙光合作,以抗肿瘤抗生素谷田霉素(YTM)和CC-1065为研究对象,报道了GyrI-like家族的一个亚家族蛋白具有水解YTM和CC-1065环丙基的特性,这类酶(cyclopropanoi
《自然》:真相竟然是这样!!美德科学家首次证实,吃太咸会「咸」死有益肠道微生物,导致高血压 | 科学大发现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了屏:美国心脏学会(AHA)公布了新版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高血压的门槛下调到了130/80mmHg[1],可怜的就这样被打成了1级高血压患者……朋友圈里也有不少在诊疗一线工作的同窗怒吼:“这是制药公司扩大销售的阴谋!”这种气话说归说,高血压作为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其危害绝对是不容忽视的,我国至少一半的心血管死亡都与高血压有关,而据2010年发布的第
《自然》:终于!科学家发现了幽门螺杆菌这个大坏蛋引发胃癌的可能机制 | 科学大发现
2017年8月16日,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的Thomas F. Meyer博士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的可能机制。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诱导胃粘膜下方干细胞的过度增殖,致使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积累大量的DNA损伤,从而诱导癌症的发生。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1)。 Meyer博士 1875年,德国一些学者首次
同济大学刘琦、曹志伟获得2017年度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7年9月30日,2017年度中国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完成。同济大学教授刘琦、曹志伟申报生命科学和智能科学交叉方向奖项: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和药物小分子的设计及功能研究” 获得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数学大师、人工智能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自然》子刊:梅奥科学家发现清除体内衰老细胞能够有效减缓衰老
科幻小说家畅想了人类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切正在成为一场自证预言。试管婴儿、人造卫星以及互联网等这些曾经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故事如今都成为了现实。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正在以几何倍数不断飞速发展,著名的科学家、《奇点迫近》的作者雷蒙德·科兹威尔曾大胆预言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终将实现。虽然时至今日,人类都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但如果了解衰老机制可能有助于预防或逆转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延长健康寿命。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