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特殊的酪氨酸基因点突变或会让机体更易于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
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携带酪氨酸基因点突变的白化病小鼠相比携带非突变基因的小鼠而言或许更易于患上NASH。
PLoS Genet:携带至少两个PIK3CA基因的突变拷贝或许才会使乳腺癌更具侵袭性
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酶类PI3K的活性与编码该酶的PIK3CA基因突变之间的神秘关联。
Cancer Res:新型基因特征或能帮助识别出转移性乳腺癌对疗法耐受的驱动因素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基因特征,其或能帮助识别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的驱动因素,这或有望未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癌症患者的新型个体化疗法。
CRISPR/Cas9组合筛选揭示了人类乳腺癌中相互作用的肿瘤抑制基因和治疗靶点的上位性网络
大多数癌症是由多种基因改变驱动的,但这些改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是如何协同作用的仍然是未知数。
Cell:新研究揭示结核杆菌的脆弱性基因和非脆弱性基因
2021年7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开发防治结核病的药物可能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一旦发现对细菌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的基因,科学家们急于开发抑制该靶标的药物,然后是失望。一系列靶向必需基因靶标的化合物对结核杆菌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这种细菌继续生存。科学家们又回到了原点。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为何基于靶标的抗生素在起步阶段遇到如此多的麻烦。一个
新型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迈向临床,目的是HIV功能性治愈
开发病毒感染性疾病CRISPR疗法的Excision BioTherapeutics宣布FDA已接受EBT-101的IND申请,EBT-101的首次人体I/II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用以评估EBT-101对HIV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EBT-101是一款CRISPR体内疗法,利用腺相关病毒(AAV)提供一次性治疗,目的是功能性治愈HIV感染。临床前研究
Gut: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循环肿瘤DNA(ctDNA)测序越来越多地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管理,但治疗过程中 ctDNA 的基因组异质性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欠缺探究。
虹鳟基因组倍性对育性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点专项、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基本业务费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鲑鳟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黄天晴等人开展的“虹鳟基因组倍性对育性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iRNA-mRNA/lncRNA during gonadal development
研究发现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近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消化道权威期刊《肠道》(Gut)在线发表了题为《循环肿瘤DNA基因组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异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策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优化,然而肿瘤内演变的分子异质性常导致一线和后线治疗的失败。尽管循环肿瘤DNA测序越来
Nature子刊:反社会行为、酒精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等可能受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与自我调节有关的行为和障碍,如药物使用、反社会行为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被统称为外化行为且具有遗传倾向。这种外化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先前研究显示,外化行为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约为80%。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大规模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对外化行为人群进行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