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动态平衡的守门人:新靶点被发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脂肪变性引起的,可通过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为肝细胞癌(HCC)。RNA结合蛋白Hur在转录后水平控制RNA;肝细胞Hur参与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的调节。
Science子刊:中美科学家揭示肝脏移植受者更容易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之谜
几十年来,肝脏移植受者在接受救命手术后莫名其妙地容易受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感染,但这种风险背后的分子机制一直极其令人困惑。
HIF-1招募NANOG作为低氧乳腺癌干细胞中TERT基因转录的共激活因子
乳腺癌干细胞在肿瘤形成、耐药、复发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ANOG是干细胞自我更新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但其实现这一功能的机制尚不清楚。
Science子刊:揭示肌肉活动调节肝脏昼夜节律
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骨骼肌如何调节肝脏功能并决定脂肪代谢。具体来说,一种由肌肉分泌并通过血清到达肝脏的蛋白--- BMAL1---负责调节肝脏大约35%的代谢功能。这种器官其余的基础功能和其他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功能与肌肉活动无关,由基础昼夜节律调节,也就是说,由大脑调节。
JEM:趋化因子CCL5和CXCL10可使错配修复缺陷型结肠癌对免疫疗法敏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信号分子如何将称为杀伤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招募到一种特定类型的结肠癌中,并使患者获得更有利的结果。这一发现可能代表了一种针对其他类型癌症的治疗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Molecular Cancer: m6A调节因子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分子特征、免疫肿瘤学特征和临床相关性
肺癌仍然是世界上最常见、最致命的癌症。小细胞肺癌(SCLC)是最致命的肺癌,约占肺癌总病例的15%。
Science:发现Krüppel样因子1是斑马鱼心脏损伤修复的关键开关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第一大死亡因素,占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的30%以上。人类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弱,受损的心肌细胞很难恢复。斑马鱼与人类共享70%的基因,但斑马鱼却有很强的心脏再生能力。近期,来自澳大利亚张任谦心脏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作为一种调控开关,在心脏损伤后Krüppel样因子1(Krüppel-like factor 1,Klf1)启动心肌细胞增殖,进
共生微生物来源的醋酸盐通过小鼠肝脏 FFAR2 信号抑制 NAFLD/NASH 的发展
非酒精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与 NAFLD/NASH 的发展有关,但是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J Hepatol:24-去甲熊去氧胆酸或能重塑机体CD8+ T细胞的免疫代谢并能减缓肝脏的炎症表现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研究发现,给予胆汁酸和胆汁酸受体激动剂或许会产生积极性的治疗效果;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合成性的胆汁酸norUDCA或能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和CD8+ T细胞(其在PSC中会被误导),这或许就会减少组织破坏性炎症的发生。
ZNF507在恶性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关键调控因子
前列腺癌(Pc)进展为高度侵袭性耐去势转移前列腺癌(Mcrpc)或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pc)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