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基因治疗使小鼠恢复听力,遗传性耳聋有望治愈

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治疗为“耳聋”小鼠模型恢复了听力,其研究成果于7月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这将推动基因治疗应用于遗传性耳聋治疗的进程。波士顿儿童医

2016-03-23

国内首例应用MALBAC技术阻断家族遗传性耳聋的健康双胞胎诞生

2015年12月10日,北京,暖暖的太阳缓缓升起,一扫多日的雾霾,今天的蓝色白云格外耀眼。解放军总医院今天诞生了一对特殊的双胞胎,这是国内首例应用单细胞扩增技术(MALBAC)同时进行PGD/PGS阻断了遗传性耳聋的健康

2015-12-26

Cell:多国科学家联合研究解析引发噪声性耳聋的分子机理

pejvakin分子在机体听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分子缺失是引发噪声性耳聋的主要原因,而噪声性耳聋是引发耳聋的常见原因,该项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上。

2015-11-12

遗传性耳聋分子诊断

杨涛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聋病分子生物学,在遗传性耳聋基因克隆、基因功能研究及基因型-表型关联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015-06-09

全球3.6亿人患耳聋或听力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2月27日在日内瓦表示,全球目前有3.6亿人患有耳聋或听力障碍,占全球总人口的5%。 当天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世卫组织官员谢莉·查达说,全球每3名65岁以上老人就有1人存在耳聋或听力障碍问题,而这一健康问题并非老年人专有,全球还有3200万15岁以下儿童也存在上述问题。听力障碍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南亚、亚太地区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2015-03-26

Neuron:Tmie基因突变如何引起耳聋

2014年11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发现了一个对于听觉至关重要的基因,并揭开了耳聋的原因,提出了新的治疗途径。这项新的研究发表在Neuron杂志上,研究证实Tmie基因突变如何可引

2014-11-24

Neuron:基因疗法有望逆转先天性耳聋

根据一项于2012年7月26日发表在Neuron期刊上的临床前研究,在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小鼠模式动物中,一种新的基因疗法能够逆转由于遗传缺陷而导致的耳聋。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员Lawrence Lustig说,他们是第一次在实验室小鼠中成功地治疗一种遗传性的耳聋

2012-11-18

Nat.medicine:治疗突发性耳聋药物实现零突破

老年人和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的人,如摇滚音乐人,容易患上一种被称为突发性耳聋的听觉疾病。突发性耳聋患者表现为听力突然下降甚至失去听力,“我醒来发现只有右边有声音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非常安静,我甚至不能确定自己已经睡醒了”Sonja Wittermann回忆说,她随后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左耳失去听力,右耳听觉降为正常值的30%。每年全球约有万分之一的人患上突发性耳聋

2012-11-18

:小鼠中发现人类耳聋的新线索

2012年1月3日,据《每日科学》-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小鼠内耳正常发育所需的基因,为耳聋提供了线索。 在人类中,这个基因被称作FGF20,它位于基因组中的一个区域内,该区域与别的一些健康家庭中遗传性耳聋相关。 "当我们在小鼠体内失活FGF20后,我们看到他们活着并且很健康说,"通讯作者David M. Ornitz,医学博士,发育生物学教授。

2012-11-18

常带耳机小心耳聋 家有数码儿警惕“数码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暑期还在继续,在假期里,数码产品几乎成为了孩子们不可或缺的随身物,比如MP4、MP5、电脑等。很多孩子喜欢关上房门,打开电脑,把音乐放得震天响;或者是带着耳塞,听音乐、玩游戏。专家表示,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专家提醒,小心数码玩多了,导致“数码聋”。

201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