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earch: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首次揭示核孔复合物核质环的冷冻电镜结构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双层的核膜包裹,核孔复合物(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是核膜上负责物质运输的唯一通道,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将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NPC是真核细胞中最庞大,最复杂的分子机器之一,其高分辨率结构的解析一直被视为结构生物学界的“圣杯”之一。近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
Science:首次解析出伴肌动蛋白的三维结构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前沿的电镜技术获得了首个高分辨率的伴肌动蛋白三维图片,其中伴肌动蛋白是一种巨大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是骨骼肌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人学者研究登Science封面:发现前所未见的“疯狂”结构
这是《科学》杂志封面,你能认出是什么吗?它是一种在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神奇结构,在原子和微米双尺度上都呈现单晶结构。以人类现有的技术,还远远无法复制出这种材料。承载这一切的,是一种名为馒头海星(Protoreaster nodosus)的海洋生物。封面图中就是一只馒头海星的骨骼局部,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表面上生长着鳞次栉比的小方解石晶体
Frontiers in Neural Circuits:长时间太空飞行的宇航员,大脑发生了“结构性”改变!
发表在Frontiers in Neural Circuits上的一项新研究(图1)首次分析了长时间太空飞行后,大脑中发生的结构连接变化。结果显示在几个白质束(例如感觉运动束)中发生了显着的微观结构变化。这是第一项分析长期太空飞行后大脑中发生的结构连接变化的研究,该研究可以为未来研究人类太空探索期间大脑变化的全部范围奠定基础。结果发现
南非发现新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
截至南非当地时间2月4日零时,南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计达到3616075例,死亡病例95545例,仍是非洲大陆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令人担忧的是,南非卫生部日前证实,一种名为BA.2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在南非被发现。截至2月3日,南非九省中已有七个省份出现了BA.2的感染病例,且该亚型变异毒株目前正在呈现加速传播的态势,其中林波波省的感染人数最多,而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完全中和活性!美国FDA授予礼来单抗bebtelovimab紧急使用授权(EUA):治疗轻中度患者!
bebtelovimab是一种针对SARS COV-2棘突蛋白的中和IgG1单抗,维持了针对目前已知和报道的所有变异毒株的结合和中和活性,包括奥密克戎(Omicron)和BA.2。
Science:中国科学家团队揭示序列工作记忆在猕猴大脑中表征的几何结构
《Science》期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序列工作记忆在猕猴前额叶表征的几何结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闵斌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世明课题组合作完成。在该研究中,科学家训练猕猴记忆由多个空间位置组成的序列,并利用在体双
Nature Communications :CRISPR基因编辑会导致可遗传的基因组结构突变
CRISPR-Cas9是对微生物、动植物,以及人类基因组进行修饰的强有力工具。在医疗保健领域,CRISPR-Cas9基因编辑为治愈遗传病、癌症,乃至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但这一切的前提是DNA被正确的修饰,而没有产生意外的变化。在进行CRISPR基因编辑时,脱靶性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可能会破坏其他功能基因从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