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海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大分子的计算机模拟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生物信息学。目前研究内容包括在原子运动层次描述大分子和溶液体系中化学反应、构象变化、蛋白与多肽折叠等活化过程的模型与计算方法;上述模型与方法在阐明生物学结构功能关系和分子设计中的应用;结构基因组研究中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的计算机模拟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生物信息学。目前研究内容包括在原子运动层次描述大分子和溶液体系中化学反应、构象变化、蛋白与多肽折叠等活化过程的模型与计算方法;上述模型与方法在阐明生物学结构功能关系和分子设计中的应用;结构基因组研究中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应用。中长期研究兴趣包括在日趋系统的、从整体角度出发的生命科学研究中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工具的发展与应用。

2016-07-26

Cell host microbe:利用高通量分析找到阻止疟疾传播的小分子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host microb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开发出一种高通量检测方法能够对抗疟疾小分子化合物的传播阻断活性进行检测分析,为抗疟疾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

2016-01-07

Nature Commu:核糖体图谱分析揭示疾病表型的分子基础

德国对于疾病相关基因的调控过程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利用一种新技术在蛋白合成水平对基因的调控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相比于传统方法只能检测基因表达和转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捕获更多的单基因调控过程。

2015-06-18

:性拒绝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2012年10月,饶毅实验室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神经科学杂志》)杂志发表题为“性拒绝的分子遗传学分析:鱆胺及其受体OAMB参与果蝇求偶条件化”文章。文中揭示了果蝇脑内鱆胺及其受体OAMB在求偶学习中的作用。 美国Brandeis大学的Siegel和Hall于1979年发现,雌果蝇与雄果蝇交配后拒绝第三者插足。

2012-11-18

秤之革命:光秤有望对生物DNA分子分析检测癌细胞

在量子信息和量子测量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对量子奇异世界的探索已成为各国研究学者的不懈追求。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朱卡的教授团队和李金金博士发明的“光秤”却与众不同,因为它以量子光学和纳米材料为研究基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纳米光学质谱仪,也就是“光秤”,对生物DNA分子的质量、染色体的质量以及中性原子的质量进行无损高精度的光学测量。

2013-05-31

Nucleic Acids Res:王秀杰等开发完成植物小分子RNA整合分析软件psRobot

植物小分子RNA,主要包括microRNA和小干扰RNA,在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小分子RNA相关研究的发展,对不同组织和材料中的小分子RNA进行深度测序已成为研究小分子RNA的常规手段。因此,针对这些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成为了研究者们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

2012-11-18

Science :超越想象 :分子间氢键的实空间成像

分子间氢键的实空间成像。

2013-11-23

PNAS:超分辨率图像分析揭示HIV感染策略

宿主细胞中的HIV病毒(Imag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目前,我们已经清楚知道HIV感染机体细胞的策略,运用显微镜的技术,我们可以轻松获取病毒的三维立体结构,对于我们研究病毒感染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受限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运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我们并不能观察到小于200nm的病毒结构,病毒的结构一般为25至300nm。

2012-11-18

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分析ISWI家族在核小体移位

来自哈佛大学,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SWI Remodelers Slide Nucleosomes with Coordinated Multi-Base-Pair Entry Steps and Single-Base-Pair Exit Steps”的文章,利用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解析了一种重要的超家族酶如何协调重塑核小体,帮助完成核小体移位的。

2013-03-20

BMC Biol:使用分子进化技术来分析大型丙肝病毒爆发的流行态势

2013年7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丙肝病毒(HCV)快速分子进化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揭开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两所西班牙医院疾病爆发的病毒来源,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MC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研究者使用一种进化技术从当时感染的患者机体中分离出了丙肝病毒毒株。

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