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产业链深度分析:上游“难”,中游“挤”,下游“晚”
背景: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在2011 年以后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在2014 年达到306 亿元人民币。全球IVD 市场规模约为全部药品规模的5~6%,但在中国此比例为1~1.5%左右。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人均年使用量仅为2.75 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量达到25~30 美元。综上,可以说,中国IVD 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据《中国医药健康蓝皮书》预测,2019年我国IVD市场规模将达到7
苏州医工所研发的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通过欧盟CE认证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传感创新中心周连群研究员及其团队,研发的生物分子界面分析仪(Mole-Q),通过权威实验室CE(EMC\LVD)\FCC(EMC)等相关测试,获得相关认证证书及报告。分子界面分析仪主要应用在生物生命分析领域中,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细胞吸附、迁移变化、药物作用与药物筛选、生物相容性、聚电解质膜层的组装等高灵敏度检测和分析,也可应用于石油
大规模分析小分子/蛋白晶体结构
最近加拿大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doi: 10.1039/c7md00381a)蛋白数据库(PDB)里的11016个蛋白/小分子配体的晶体结构(其中6444个配体有实验结合能数据),从中提取了750873个原子水平相互作用。作者发现高效率配体的疏水作用富集明显,而分子片段则以极性作用为主。最常见的七种相互作用是疏水作用、氢键、pi-叠加、弱氢键、盐桥、酰胺叠加、和正离子-pi叠加。【药源解析】:随着
Nat Nanotechnol:开发出5D指纹技术分析单个蛋白分子
在一项可能有朝一日导致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取得进展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和瑞士弗里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精确地测量漂浮在液体中的单个蛋白分子性质的新技术。
陈洪渊——南京大学——仿生催化;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和超分子电化学;超微电极与生物分子电子器件;微全分析系统等
仿生催化;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和超分子电化学;超微电极与生物分子电子器件;微全分析系统等
余兴龙——清华大学——物分子特征识别技术、纳米生物传感器与生命纳米分析仪器、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与仪器、新颖的生物医学检测分析技术及仪器、基因枪技术及仪器等
物分子特征识别技术、纳米生物传感器与生命纳米分析仪器、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与仪器、新颖的生物医学检测分析技术及仪器、基因枪技术及仪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