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cience:发现全身麻醉对睡眠核心网络的调控规律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敏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教授王英伟团队合作在
Science:由于未考虑交配模式,人类性状之间的基因关联被夸大了
这些分析结果表明,以前的研究报告可能高估了许多表型之间的真实遗传关联。由于这些估计值被用于预测疾病风险、为潜在疗法收集线索、为诊断实践提供信息,以及形成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问题的争论。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杨素荣等发现睡眠时相转换的新核团和环路机制
研究结果揭示了RMTg GABA能神经元抑制REM睡眠的必要性及其控制REM睡眠转换的神经通路,丰富和发展了REM睡眠调控的神经网络机制。如果采用声、光、电等非侵入性手段对此类神经元及其不同的神经通路
快速眼动睡眠分期和皮层调控研究中获进展
该研究首次揭示并定义了REM睡眠的分期及转换规律,系统阐释了小鼠在REM睡眠中特征性的跨大脑皮层的钙波。RSC神经元在介导皮层钙波和调控REM睡眠分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融资超6000万美元,这家公司将微型机器人送入大脑,颠覆大脑疾病治疗模式
据悉,Bionaut Labs 正在与合作伙伴扩展 Bionaut™ 平台对多重大脑疾病的治疗,包括癫痫、中风、胶质瘤,以及帕金森病、亨廷顿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研究发现,50-70岁老年人睡眠时长≤5小时或≥9小时与多病风险最高增加54%有关
这项研究发现:①50岁、60岁和70岁各年龄段,与睡眠7个小时的参与者相比,不良睡眠时间与多病症的发生风险升高有关。②50岁时睡眠时间短(≤5小时)与首次发生慢性疾病及随后发生多病的风险增加相关,但与
Nature子刊:刘丹倩团队在快速眼动睡眠分期和皮层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首次揭示并定义了REM睡眠的分期及转换规律,系统阐释了小鼠在REM睡眠中特征性的跨大脑皮层的钙波。RSC神经元在介导皮层钙波和调控REM睡眠分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癌细胞惊现反常识运动模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团队发现,癌细胞在高黏度细胞外液中迁移更快
这项研究将高黏度细胞外液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阐述得十分明确,未来通过干预这些生物学过程,科学家们或许能发现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睡眠加强记忆,但不包括不好的那些!科学研究发现,较短时间午睡并不会增加恐惧相关记忆
压力太大怎么办?睡一觉就好了。遇到让人害怕的事情怎么办?睡一觉就好了。恐怖的记忆在大脑里挥之不去怎么办?睡一觉就好了。这是我们常用的安稳人的方法,也是我们自己遇到重大变故时经常采用的鸵鸟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