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南岭发现7个植物新物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25日对外宣布,经过该研究组历时4年多的调查,在南岭发现了7个新的植物物种,并且此次调查出的植物数量比以前新增加了783个记录品种。
B: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
动物的物种起源常常与地理障碍有关,比如山水等地理分布隔开了物种,也造成了生殖隔离。日前,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相关论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Nature:中更新世物种基因测序首获成功
一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宣称,他们最新完成了迄今为止年代最为久远的史前生物的基因测序工作,成功获得距今70万年的古代野马的基因组序列。这是科学家首次完成对中更新世时期物种的基因测序工作。 更新世,又称洪积世,是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距今180万年到11000年左右,其显著特征是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而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动植物属种则与现代相似。
Journal of Ecology:物种地理分布格局及适应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普通野生稻在中国的分布跨越了较大的地理范围,表现出明显的生态群变异,从而为研究普通野生稻沿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适应机制,验证环境因子、生理因子和遗传因子对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提供了合适的材料。
PLoS ONE:植物种子能够治肿瘤?真的!
2014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QIMR Berghofer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已经使用来自热带雨林植物的种子,产生一种实验性药物在临床前试验中治疗实体癌肿瘤。 研究小组发现,单次注射药物EBC-46能导致一系列人类肿瘤模
PLoS One:蜂群多样性和寄生致病菌的数量呈负相关
近日,来自印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蜂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表示蜂群的多样性越高将会导致寄生的致病菌越少,并且有益菌会增多,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LoS One上。
Nature:企鹅种群数量在“小冰期”时期大增
利用生物标记对南极洲高纬度地区罗斯岛上的阿德利企鹅群落的种群历史所做的重建表明,企鹅种群在公元1500年和公元1800年之间的“小冰期”时期大增。发表在本期Scientific Reports上的这些发现与来自南极洲其他更靠北的地区的结果有所不同,说明气候变化的不同反应可能会出现在南极洲的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 企鹅种群动态会受气候和环境因素如海面温度、气温、积雪和食物丰富程度等的影响。
:科学家找到方法预测基因不同条件下生成蛋白的数量
2013年8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模型”,可用于精确地预测既定基因(同一基因)在不同条件下产生蛋白数量的不同。这项工作将有助于生物学家改造细胞。 基因是细胞内的DNA片段,监督我们的身体如何成形(具体化)。基因收到指令产生特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成为我们身上一切的基石,从器官到我们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