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家实现灵长类动物基因定向敲除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昆明成功培育了多只被去除特定基因的猴子,实现了基因靶向修饰技术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的应用,并于近期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了相关成果,将为人类遗传疾病研究及药物研发提供更多支持。

2014-02-27

PNAS:抗体治疗让灵长类动物抵抗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

埃博拉病毒颗粒电子显微图片,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军事科学家们首次证实基于抗体的疗法能够成功地保护猴子免受致命性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感染。此外,甚至是感染后两天进行抗体治疗,这些猴子也得到全面的保护。迄今为止,这一成就不是任何抵抗这些病毒的实验性治疗方法所能比拟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在PNAS期刊上。

2012-11-18

PNAS :蛇与灵长类动物生态关系复杂

一项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研究报告"Hunter–gatherers and other primates as prey, predators, and competitors of snakes"说,蛇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关系的历史悠久而且很复杂,其中灵长类动物是捕食者、被捕食者和竞争者。

2012-11-18

Nature:中国发现一种保存很好的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

我们关于灵长类演化最早阶段的知识受限于化石记录中所存在的空白。来自中国“始新世”早期(距今5500万年前)的一种很小的、非常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的一个近乎完整的、基本上还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的骨架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一新发现的灵长类动物似乎是眼镜猴的最早已知近亲,说明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化的时间非常早。

2013-06-19

PNAS:蛇与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复杂的生态关系

一项研究报告说,蛇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关系的历史悠久而且很复杂,其中灵长类动物是捕食者、被捕食者和竞争者。 Thomas N. Headland 和Harry W. Greene研究了蛇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以及对过着没有文字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20世纪人类造成的危险。

2013-01-14

Nature Neurosci:科学家发现灵长类大脑发育规律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教授杨振纲课题组,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同为灵长类的人类和猕猴的大脑皮质抑制性神经元,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而不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来源于大脑皮质本身。该成果可能为治疗癫痫和自闭症等脑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日前,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神经元也称作神经细胞,上百亿的神经元组成了大脑。

2013-10-30

PNAS:灵长类动物能迅速探测蛇

一项研究发现,灵长类大脑的一组神经元能对蛇的图像做出选择性的迅速反应,其方式能带来对可能致命的爬行动物的迅速视觉探测。 Lynne Isbell及其同事测量了两只猕猴的视觉系统神经元对蛇和来自环境的其他物体的图像的响应。特别是这组作者检查了中丘脑枕和背外侧丘脑枕的神经元,灵长类动物大脑的这个区域参与了视觉注意和有威胁的图像的快速处理。

2013-10-29

Nature:牙齿钡含量是灵长类断奶年龄的一个标记

断奶是任何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断奶较早可以让妇女在较短时间内生更多孩子。因此,早期断奶的形成有可能对“智人”的演化和成功产生过深远影响。此前,人们一直不能比较准确地从化石确定断奶的年龄,但Manish Arora及其同事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牙釉质中的钡-钙比例是人类和猕猴哺乳期的一个可靠标记。 钡含量在哺乳期升高,在断奶时突然降低。

2013-06-17

PNAS:灵长类动物一夫一妻制的进化

一项研究提出,一个雄性和一个雌性配对交配并抚养后代的社会单偶制可能是为了减少雄性杀婴的威胁而从灵长类动物中进化出来的。在哺乳动物中,单偶制是罕见的,而且促进了它的进化的原因仍不清楚。Christopher Opie及其同事使用统计模型评估了3种竞争的假说,科学家提出这些假说用于解释单偶制的进化。

2013-07-30

PNAS:灵长类对声音的分辨力高

一项研究报告说,一些灵长类动物比其他哺乳动物能更精细地分辨出复杂声音的频率。 声音在耳蜗中产生振动,这能带来听觉所需的神经信号。 耳蜗把声音分解为成分频率的能力称为频率调谐,它对于识别声音及其位置具有关键作用。Christopher Shera及其同事测量了猕猴的频率调谐。 猕猴是比猫、豚鼠和毛丝鼠—这些动物的听觉经常得到研究—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的灵长类动物。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