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暴露竟可降低血糖,有望开发出治疗糖尿病新策略
2020年10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治疗糖尿病通常需要每天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但是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另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案:电磁场。他们发现将患有2型糖尿病的小鼠暴露在静电场和静磁场中,可以增加它们的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血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0月6日的Cell Metabolism期刊
雅培新一代标测导管在中国上市 开启心脏精准标测新时代
2020年9月12日,在第十八届心房颤动线上国际论坛(CAFS 2020 Online)期间,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正式发布电生理领域又一前沿新科技——新一代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以下简称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雅培心脏电生理及心衰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陈澜女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姚焰教授等众多电生理领域的专
科学家为水中“产油能手”测基因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团队最近为一种超微藻麦可属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这种藻类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巢湖、鄱阳湖等淡水湖泊中,不仅承担着制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任”,还能产生丰富的油脂。解开其“基因密码”,有助于人类深入研究其生态功能,并发挥其能源价值。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史小丽介绍,麦可
澳研究发现肝脏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降血糖
澳大利亚等国研究人员发现,由肝脏自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实验鼠的血糖水平,希望未来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布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参与研究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玛格达莱妮·蒙哥马利表示,研究人员发现当实验鼠体内血糖水平过高时,肝脏会分泌一种叫作分泌性模块化钙结合蛋白1的蛋白质,由此猜想这种蛋白
Science子刊:鉴定出SMOC1是一种葡萄糖反应性肝脏因子,有望作为控制血糖的药物靶标
2020年9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组织间沟通是代谢调节的基本特征,而肝脏是这一过程的核心。肝脏因子(hepatokine)是肝脏分泌的调节全身代谢的蛋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和弗林德斯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sparc相关模块化钙结合蛋白1(sparc-related modular calc
雅培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定位标测导管在中国获批上市 创造房颤治疗精准标测新维度
8月21日,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宣布,其电生理领域代表全球前沿科技的新一代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以下简称: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在中国获批,将基质标测和激动标测的精准性提升到新的高度。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的获批标志着中国在治疗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领域,术者和患者又多了一个更加精准的选择。雅培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
NEJM:人工胰腺改善1型糖尿病儿童全天血糖控制
对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而言,想要很好地控制血糖,绝非一件易事。如今,人工胰腺系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近日上线的一篇论文显示,一种可自动监测并调节血糖水平的人工胰腺系统,对于6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来说既安全又有效。人工胰腺是一种闭环控制的“多合一”糖尿病管理系
创新长效基础胰岛素来优时®在华获批,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平稳有效的血糖控制
2020年9月2日,赛诺菲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新制剂(规格:1.5ml:450单位/预填充式注射笔 )(注册商标:来优时®,Toujeo®),以下简称来优时®产品,用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成人2型糖尿病。
Diabetes: COVDI19对于高血糖症的影响
随着COVID-19在美国各地的肆虐,研究人员正在深入研究该病毒如何对人体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对于那些已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人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小分子完全激动剂结构与功能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课题组联合上海齐鲁锐格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在B类GPCR小分子激活研究领域取得进展,首次解析了完全激动剂小分子化合物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阐述了小分子完全激动剂激活GLP-1R的分子机制。GLP-1R属于B类GPCR,是治疗II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靶标。目前,获批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