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角鲨烯环氧酶可能在肝癌的药物开发和治疗中有用
肝细胞癌已发展成为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并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常见肿瘤类型。据统计,2020年全球新增肝癌患者90.5677人,新增肝癌死亡83.018万人。
Nature子刊:钱峰团队揭示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肺炎的新机制
本项研究阐明了MRSA作为胞内菌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揭示了MRSA通过毒力因子HlgB诱导AMFR与TAB3相互作用,调节NF-kB信号通路,进而调控MRSA诱导的炎症反应这一新机制
Gut:揭示活性氧在维持机体干细胞功能和炎性预防方面的关键机制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在伤口修复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在维持干细胞功能和预防炎症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或许就为研究人员开发预防和治疗炎性肠病的新型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
Cancer Discov:科学家绘制出与人类前列腺癌相关的遗传性基因突变的活性图谱
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影响机体前列腺癌风险的87个遗传性基因突变体的分子功能,而且似乎大多数的遗传突变都会控制原理风险突变自身的基因的活性。
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获进展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常见真菌,能够侵染农副产品、中药材和加工食品等物品。黄曲霉能够产生强毒性的次级代谢物——黄曲霉毒素。
Nat Metabol:科学家揭示己糖激酶2在调节大脑小胶质细胞活性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在机体小胶质细胞活性发挥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一类具有广谱抗癌活性的USP25/28抑制剂的鉴定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SP28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靶点。为了鉴定其抑制剂,研究者筛选了10万个合成化合物文库,发现了3个具有显著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CT1001-1003。
科学家发现,新冠康复者的T细胞活性特征升高,男性康复者对流感疫苗免疫反应更强
研究结果发现,新冠康复者的T细胞活性特征所有升高,但单核细胞中有关先天免疫的基因表达降低。有意思的是,新冠康复者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出现了性别差异,男性康复者能产生更好的免疫反应。
原本用于治疗肝病的熊去氧胆酸竟有望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专利保护已到期的药物可以被重新利用来预防COVID-19,并且可能能够防止导致这种疾病的冠状病毒SARS-CoV-2的未来变体。
曹云龙团队最新成果:XBB.1.5传播性增强由ACE2的强结合和抗体逃逸共同促成,中和抗体SA55对XBB.1.5仍有很强的活性
XBB.1.5比XBB.1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原因可能有二:其一,XBB.1.5通过Ser486Pro突变大幅提高了与ACE2结合亲和力;其二,XBB.1.5保留了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