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构建骨髓图谱,为利用血液类器官产生血细胞开辟了道路
2021年2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想象一下,有一天,治疗白血病或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医生可以向实验室发出请求,定制生产特定类型的血细胞,以替代受疾病影响的血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针对骨髓组织如何起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新见解。这一研究使得这一天离现实又近了一步。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0日在线发表
研究提出高效低毒抗菌纳米酶的构建策略
细菌抗药性的出现与扩散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然而,新型抗菌物的研发却相对滞后。为有效应对细菌抗药性问题,亟需开发新型抗菌物和抗菌疗法。纳米酶是一类具有酶一样高效催化性能的无机纳米颗粒。其中,可以模拟氧化酶、过氧化酶等原位催化生成活性氧物种的纳米酶,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菌剂。活性氧物种能通过氧化作用同时破坏多种对细菌细胞正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和iPSC技术构建出首个急性髓系白血病进展模型
2021年2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构建出首个细胞模型来描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变过程。通过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变让细胞变成恶性肿瘤细胞的基因,他们能够确定早期疾病阶段的潜在治疗靶标。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0日在线发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论
研究人员研发实现用于水稻黄单胞菌基因表达研究的模块质粒组装系统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An improved, versatile and efficient modular plasmid assembly system for expression analyses of genes in Xanthomonas
研究构建了具有再生能力的新型类器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课题组和李程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Establishment of intestinal organoid cultures modeling injury-associated epithelial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在体外构建了具有损伤再生特征
科学家构建可自我调控代谢的细胞工厂
在生物发酵领域,菌体生长代谢和生产目的产物的次生代谢共同竞争营养物质,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一直是限制细胞高效生产的因素。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生物技术领域著名杂志《ACS synthetic biology》发表了题为“Quorum Sensing-Based Dual-Function Switch and Its Ap
研究构建一个单细胞取样及小RNA检测的集成式单细胞电化学检测器件
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基于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研究的基础。为了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人们在不断的探索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代谢与繁殖、运动与通讯、衰老与凋亡、遗传与进化等生命过程中的化学本质和规律。但是,由于细胞自身特性和研究手段的限制,当下生命科学研究通常以大量细胞为研究样本,然而基于大量细胞的实验结果难以反映单细胞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土壤生物体型影响群落构建研究获进展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的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是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问题,控制微生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的进化过程包括突变、选择、基因流动以及遗传漂变,与之对应,控制微生物种间多样性的生态过程包括物种形成、选择、扩散和生态漂变。在微生物生态学中,选择是确定性过程,漂变是随机性过程,扩散和多样化通常被认为是随机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确定性过程。土壤中
首次构建出负责自主运动的人三维类组装体
2020年1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界首次组装了一种负责自主运动的人类神经回路的工作模型。他们利用人类干细胞产生了这种神经回路的三种组成部分---分别代表大脑皮层、脊髓和骨骼肌的组织,并让它们在培养皿中自行组装在一起。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ration
Nature:首次构建出模拟组织再生和癌症的类组装体
2020年12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类器官(organoid)是由实验室培养的干细胞衍生出来的类似器官的组织,通常被称为微型器官。鉴于它们可以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它们被认为是构建人工器官或开发新药的下一代技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国立首尔大学医院和成均馆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称为类组装体(assembloid)的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