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操纵线粒体电子流动竟可增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的能力

免疫疗法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对这种疗法没有反应。因此,癌症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优化免疫疗法的新方法,以便让它对更多人更有效。

2023-09-29

Science:开发出植入式电子设备,可用于较早地监测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首个用于实时连续监测移植器官健康状况的植入式电子设备。这种超薄、柔软的植入设备直接安装在移植的肾脏上,可以检测到与炎症和其他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的温度异

2023-09-15

北师大团队最新成果:可完全生物降解和生物兼容的离子电子皮肤

北京师范大学刘楠教授领导的团队设计了一种完全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的离子电子皮肤,基于双网络天然聚电解质衍生物构建而成。该离子电子皮肤材料由羧基化壳聚糖(CCS)和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SBMA)在

2023-08-29

Science:张安琪开发微型超柔性神经探针,无需开颅即可研究活体大脑,为下一代脑机接口奠定基础

脑血管的范围从大的皮层浅表血管到皮层内的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床。在大鼠大脑中,约5%的血管直径大于100μm,这是该研究开发的微血管内探针可以靶向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减少探针的弯曲刚度实现对直径更小

2023-07-27

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手势识别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基于手势识别技术的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在医疗健康、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研制性能优异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是实现高性能可穿戴设备应用的重要基础。

2023-06-16

Science:鲍哲南团队开发出能够模拟触觉的柔性电子皮肤”,迈向人造皮肤的一大步

该研究开发出一种“电子皮肤”——e-skin,它具有单片集成、低电压和柔软等优良特性,可以模仿手指、脚趾或四肢在被戳或烫伤时的感觉。

2023-05-25

Science:俞书宏院士团队发现河蚌铰链耐疲劳秘密,为新型柔性耐疲劳材料设计提供新思路

这种从河蚌铰链可变形生物矿物中提取的耐疲劳结构设计策略对于需要使用脆性基元、但又不得不承受一定形变的柔性功能材料的创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023-06-26

柔性可穿戴能量收集研究获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衣芳教授课题组在柔性可穿戴能量收集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系统研究阐述了参比电极对单电极摩擦纳米发电机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2023-05-06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用于食道贲门无创电刺激的柔性电子支架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电刺激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调节胃肠疾病的方法。然而,传统的刺激器需要通过侵入性植入和移除手术,存在感染和二次损伤的风险。

2023-04-10

Science:新开发的电子皮肤能够产生类似神经脉冲的电信号

人类皮肤中的机械感受器可以感知蝴蝶的微妙重量,感受到附近火焰或冷饮的热度,理解一只手是握拳还是在打和平手势,并通过轻轻的触摸来计算所爱之人的脉搏。渴望制造人造电子皮肤的工程师们迄今为止已能够制造出模拟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