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mmunity:单细胞染色质可读图谱分析揭示调节T细胞参与组织修复的分子机制

众所周知,组织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对于促进组织稳态和再生具有重要作用。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再生医学中心的Markus Feuerer及其团队揭示了健康组织中具有上述功能的Treg细胞的特征。通过研究鼠和人来源的组织特异性Treg细胞的单细胞染色质可阅读性(accessibility),从而定义了一个保守的,不依赖微生物群的组织修复性

2021-04-01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药物进一步提升,患者负担大大减轻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30万例,因癌症死亡近1000万人。其中,女性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则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前5种癌症。中国癌症新发(近460万例,约24%)和死亡人数(300万人,约30%)均居全球第一。

2021-04-21

研究发现BAF扰动改变染色质

奥地利科学院CeMM分子医学研究中心Stefan Kubicek和Sandra Schick研究组合作取得最新进展。他们表明急性编码BRG1 / BRM相关因子(BAF)扰动会导致染色质可及性即可变化。近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他们使用dTAG系统诱导BAF亚基的急性降解,并证明染色质改变的建立速度快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使用

2021-02-14

Nat Commun:在异染色质中,TALEN的编辑效率是CRISPR-Cas9的5倍

2021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单分子成像技术对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9和TALEN进行了比较。他们的实验显示,在基因组中紧密压缩的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的部分,TALEN的编辑效率是CRISPR-Cas9的5倍。脆弱X综合征、镰状细胞贫血、β-地中

2021-02-04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了发育过程中许多人类特异性的染色质结构变化

2021年2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Su Bing)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员李程(Cheng Li)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世华(Shihua Zha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报道了迄今为止最高分辨率的灵长类动物大脑三维基因组,并通过跨物种多组学分析和实验验证,展示了

2021-02-04

科学家利用纳米孔测序同时获取染色质和甲基化信息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结合位点的高通量鉴定、染色质可及性及甲基化状态分析等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很多技术(如DNase-seq和ATAC-seq等)依赖于开放性染色质对转座酶等的敏感性。在这些新技术中,全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及DNA甲基化组测序技术(NOMe-seq)能够利用外源性M. CviPI GpC甲基转移酶标记基因组可及性

2021-01-06

染色质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而是更像一种凝胶

2020年1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组生物学中一个自DNA发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在我们的细胞核内, DNA和蛋白的复杂包裹物(即染色质)是固体还是液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发现染色质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而是更像一种凝胶。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

2020-12-27

研究揭示核纤层蛋白对人源细胞中染色质高级结构染色质运动状态的调控

 细胞核内DNA完全展开长达2米,而一般细胞核的直径仅有10—20微米,因此基因组在细胞核内处于高度折叠的状态,同时不断发生运动变化。染色质的三维结构具有有序性和动态变化性,构成细胞核中各种生物学过程的全新调控层次。通过成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者发现染色质高级结构分为染色质环(Loop)、拓扑关联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

2020-11-17

Nature:揭示染色质调节导致多样化抗体产生机制

2020年1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我们需要各种类型的抗体来协助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而我们的基因组经过精巧的调整,可以产生这些抗体来满足新出现的需求。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不仅我们的DNA,而且它的结构和包装,协助我们产生多样化的抗体。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

2020-11-19

研究揭示转座子在近着丝粒异染色质区调控机制

异染色质是指基因组中用DAPI染色较深、相对不开放的区域。这类区域被认为是基因组中的“黑洞”。以往研究认为,异染色质的基因组通常处于沉默状态。随着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异染色质并非一直保持沉默。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细胞间期异染色质的稳定可以保证基因组结构的稳定。分裂期的异染色质,尤其是位于着丝粒区域以及近着丝粒区域的异染色质,其稳定性可帮助遗传信息在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