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Biology:染色质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导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近日,Genome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张蘅研究组题为“The developmental regulator PKL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correct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at 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loc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因子PKL在R
APL 细胞外染色质使凝血及纤溶恶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外染色质促凝血,部分结果刊登在同期杂志的封面上。(图片来源:史家岚)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常伴发危及生命的血栓及出血。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APL 缓解率已达 90%,成为高度可
Nat Methods:利用ATAC-see技术可视化观察易接近的染色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oward Chang团队如今开发出ATAC-see技术。这种技术利用与ATAC-seq相同的酶学方法来整合DNA标记,不同的是,与这些DNA标记相偶联的荧光团允许他们可视化观察到三维的固定不动的细胞核。
染色质重塑调控着胶质母细胞瘤的耐药性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为常见的侵袭性脑肿瘤之一,也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目前,使用常规方法治疗GBM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许多研究显示,胶质瘤干细胞(GSC)及其所处的免疫微环境的抑制状态是胶
JBC:中科院朱冰团队发现表观遗传系统选择性保护常染色质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团队在野生型粟酒裂殖酵母菌株中,异染色质区中的突变率要高于常染色质区(euchromatin),但是这种不一致性在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的粟酒裂殖酵母菌株中减弱了。这表明细胞内的错配修复机制偏好地保护常染色质区中的基因保真度。
Nat Commun:开放染色质分析可帮助找到白血病细胞起源
每种癌症都起源于单个细胞,Jackson实验室(JAX)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精准可靠的方法能够找到导致白血病发生的细胞起源,对于癌症诊断和结果判断都有很有帮助。他们使用的这种新方法叫做开放染色质的全基因组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
王晓蓉——南京大学——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效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腐殖质与稀土元素配合作用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洋环境化学
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效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腐殖质与稀土元素配合作用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洋环境化学
强胜——南京农业大学——杂草多样性、杂草生物生态学及可持续管理、外来植物入侵生物学、生物除草剂技术、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杂草化学防除与杂草抗药
杂草多样性、杂草生物生态学及可持续管理、外来植物入侵生物学、生物除草剂技术、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杂草化学防除与杂草抗药
Nature:科学家揭示染色质如何指导DNA修复 为开发癌症治疗药物提供新契机
一直以来,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Anja Groth教授以及她的研究团队对人体内多种特定细胞类型的发育和维持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他们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