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成像技术预测结核病患者的疗法预后情况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指出,他们开发了两种新型的医疗成像技术,其分别为正电子成象术(PET)和电脑断层扫描(CT),这两种技术可以结合生物标记物来有效预测抗生素药物治疗体系对结核病(TB)患者的治疗效果。
Cancer Res:新型成像技术助力癌症研究治疗
刊登在过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达特茅斯Geise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成像技术,其可以不在活组织检查的情况下精确鉴别出靶向癌症疗法的特殊受体。
血液检测优于成像对肺癌的诊断
许多动物实验研究都表明,侵袭性的肿瘤可以促使癌细胞从最开始形成阶段就进入到血流中,即使通过诊断成像发觉肿瘤时其也可以完成上述行为,因此鉴别出肿瘤中的“哨兵”细胞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及开发癌症疗法至关重要,循环中的癌细胞在血液中极为罕见,而且其非常脆弱和特殊,一般很难分离出来。
JACS:双色“条形码”或可用于机体癌症的精确成像
近日,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扮演微型二元“条形码”的杆状样单晶体进行分析,揭示了其追踪细胞的特殊功能及防伪措施,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开放的平台 个性化定制——新一代研究型倒置显微镜Leica DMi8 登陆中国
正如徕卡显微系统(Leica Microsystems)首席技术官Julian Burke博士表示:"生命科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J Mol Biol:利用高速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细胞间作用力
细胞间连接在通信、运输、信号转导、废物清除和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个欧洲项目中,研究人员研究了生物物理力量如何能够影响这一系列功能的实现。 几乎在所有组织中,细胞间通信和信号转导是通过缝隙连接(gap junction)或细胞间通道来实现的。
“镜”观其变,灵动心生——奥林巴斯发布IX3倒置显微镜新品
北京 2012年7月13日 商 /生物谷BIOON/ 2012年7月12日,由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镜’观其变,灵动心生” IX3系列倒置显微镜新品发布会,在北京798艺术区成功举办。在此发布会上,奥林巴斯中国首次发布了倒置显微镜中高端产品---全新IX3系列。
PLoS ONE:揭示卤素灯显微镜用于荧光细胞成像的新技术
近日,来自日本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低强度的光源,允许生物学家不破坏活细胞的前提下使得活细胞可见并且处理活细胞。在活细胞研究中使用的一般的显微镜依赖于强的紫外灯或者激光来照亮用荧光染料分子标记的细胞。然而高强度光源延伸的成像时间以及连续照射会对细胞带来损伤效应,尽管问题显得很复杂,但是研究者解释道,通过卤素灯来降低光源的强度可以解决光毒性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针对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镜进行优化的连续激光器
随着各类超分辨率显微镜(纳米显微镜)技术(如 PALM、STORM 和 ST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小型 连续激光器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类激光器拥有较高的输出功率、新型波长、理想的光束质量和低噪音。
从高内涵到超高分辨率的奥秘——细胞成像特别专题
细胞图像,是在科研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图像的获取和分析的自动化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近年来,中国科研水平发展迅速,科研人员对细胞图像的质量及其获取与分析的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找到了诸多更新、更有效的细胞成像新方法,甚至实时监控细胞活动的过程,为细胞生物学的临床转化提供更精确的图像依据。 让我们一起从高内涵、超高分辨率开始,走进细胞成像的巧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