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揭示长寿不一定延缓动物行为退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在《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不同长寿模型差异性调控老年线虫五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及行为退化》的研究论文。
Science:科学家发现感知关节位置的新型基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隐藏在感觉反馈下的重要机制,感觉反馈可以指导机体平衡和肢体运动。
PNAS:揭示机体常见酶类PP1的特殊行为机制
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名为PP1酶类的特殊行为,该酶类参与了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癌症;PP1在细胞中可以扮演分子通道的角色,其在机体随处可见,由于其普遍性,因此其并不能作为药物的靶点来进行开发。
法国反垄断机构调查罗氏诺华涉嫌垄断行为
继上周遭意大利反垄断监管机构罚款2.5亿美元,本周法国反垄断监管机构也已介入调查罗氏和诺华涉嫌勾结阻止分销安维汀(Avastin)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的事件。
快速眼睛运动与视觉感知
当我们看一个视觉场景时,我们会做快速眼睛运动 (被称为“扫视”),它们将该场景的不同部分带给“中央凹”(视网膜最敏锐的区域)。这些眼睛运动造成视网膜的图像发生实质性偏移,但我们对视觉世界的感觉却是稳定的和连续的。
PNAS:光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J Food Sci:基因控制口腔感知脂肪物质的能力
高脂肪食物被认为对我们有普遍的吸引力,但人们喜欢和消耗脂肪的程度因个人而异。3月,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两个特定基因(TAS2R38-1——苦味觉受体和CD36——脂肪物质的受体),可能在人们品尝和享受食物中脂肪的能力中发挥作用。通过了解这两个基因的作用,食品科学家可能帮助人们解决无法控制他们摄入多少脂肪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