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心肌梗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6月27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心肌梗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最新进展。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中,髓样细胞使富含脂质的动脉壁斑块不稳定,并导致其破裂,从而引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由于尚不清楚的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幸存者具有高度复发风险。 本研究表明,缺血性损伤的系统性反应可加重慢性动脉粥样硬化。
PNAS:抑制炎症阻断心肌纤维化
心脏病发作后的组织损伤往往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加州大学Davis分校(UC Davis)的一项新研究,通过抑制一个促炎症的酶阻断了上述组织损伤,此外研究人员还确定了其中的分子机制。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是组织修复相关免疫应答中的关键成员,不过在心脏病发作后,这种酶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影响。
J Cell Mol Med:发现心肌细胞或可改变羊水干细胞的行为
2013年5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羊水中的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其具体可以应用到哪里对于研究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来自美国莱斯大学以及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来自羊水中的干细胞可以和成熟的心脏细胞“联络”,并且可以彼此形成电偶联,类似于在心脏组织中发现的电子偶联一样,但仅仅的电子联络并不能够促使羊膜细胞转变成为心肌细胞。
JAMA: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刺激诱发的心肌缺血发生率
据发表在5月22/29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罹患稳定型冠心病及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MSIMI)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可降低MSIMI发生率。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有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已经确认情绪压力是冠心病(CHD)及其它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可能的触发因子” 。
JBC:MicroRNA-378可通过Ras信号通路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
2013年3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Madhu Gupta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cardiac enriched microRNA, miR-378 blocks cardiac hypertrophy by targeting Ras-signaling"的文章。
Nat Biotechnol:开发出使梗死心脏自我修复及再生的合成性信使RNA
研究者通过表达一种可以诱导心脏血管再生的因子,就可以使得心脏受损的小鼠痊愈,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 (Credit: © mgkuijpers / Fotolia) 2013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治疗心脏病发作的疗法...
Protein Cell:生物物理所揭示人类心肌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无论在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追根溯源,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是心肌和神经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功能或器质性损伤。体外获得高纯度且富有活力的人类心肌和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其特征性分子标记物是认识和干预这些疾病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