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学家发现可预防心室性心肌病猝死药物
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选择性发生在右心室的疾病,可导致心脏衰竭和猝死。该病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但约50%的患者是由于遗传缺陷导致。近日,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Xin Lu研究团队发现p53抑制剂iASPP可以预防ARVC诱发的猝死。
Nature:外显子测序发现促心肌梗死风险基因
近年来关于年轻一族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过劳死”的报道屡见不鲜,基因遗传在早发性心肌梗死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nature发表了他们关于MI风险基因的最新研究。
Nature Communications:缺血坏死心肌交感神经支配或能重建
最近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意外发现用于恢复脊髓功能的化合物可能有另外一个神奇的作用-阻止心肌缺血坏死后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Nature Medicine: 心肌梗塞的福音--髓源性生长因子介导的心肌修复
2015年1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提升心肌梗塞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和心脏功能,基于骨髓来源细胞通过旁分泌途径起效的蛋白正日益成为一项核心治疗方式。收集了来自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骨髓来源细胞分泌的蛋白之
血小板活化是连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心肌梗死(MI)的关键
一项最新研究高度支持血小板活化是连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心肌梗死的关键,同时对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是降低心肌梗死风险的有效措施提出了质疑。
低脂联素水平或增加心肌梗塞病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近日,来自哥本哈根根措夫特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机体脂联素水平较低或和心肌梗塞病人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相关研究刊登于近日的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
Nature Communications:药理学家绘制出心肌细胞表观基因组
2014年10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发现,药理学家已经成功地绘制出心肌细胞的表观基因组。他们希望这一发现引起有关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新见解。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相关内容。表
J Cell Mol Med:microRNA-24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
心肌梗死(MI)后心肌纤维化已被确定为是心脏衰竭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参与心脏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失调的miRNA众所周知,但miRNA在调节心肌梗死后纤维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早期研究观察到纤维化和心肌肥厚的miR-24表达之间的关系,近日,研究人员在J Cell Mol Med杂志上发表研究评估miR-24是如何调节心肌梗死后纤维化的。
EMBO MOL MED:TR3调控mTOR信号通路可影响心肌细胞大小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负荷性的心肌肥大最终将带来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了解心肌肥大产生的分子机理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作为核受体,TR3在细胞凋亡和血糖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TR3是否参与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还没有任何报道。
Circul Res:心肌成纤维细胞或对治疗心脏疾病非常关键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却表示,成纤维细胞或许对于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脏移植非常关键,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非常相似,因此其或许对于开发治疗心脏疾病的疗法会带来帮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