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癌症免疫疗法的新目标: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

以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为目标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对晚期癌症患者会有好处。

2014-02-07

PNAS:科学家发现新的免疫防御

中性粒细胞是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当病原菌侵入我们身体时,中性粒细胞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赴感染现场,通过信号分子调集其他免疫细胞从而保护我们机体。为此,中性粒细胞释放丝氨酸蛋白酶,激活信号分子。近日,Martinsried的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新的丝氨酸蛋白酶: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4,或NSP4。这种酶为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提供一个新治疗策略。

2012-11-18

JBC:研究人员在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簇方面取得新成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学家与剑桥大学合作在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簇方面取得新成果

2014-06-06

Science:揭示细菌抵御机体免疫系统防御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沙门氏菌阻碍人类免疫细胞发挥防御性机能的分子机制,沙门氏菌可以引发肠胃炎及伤寒症。人类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抵御细菌感染,先吞没细菌细胞,随后通过免疫细胞溶酶体的毒性酶来杀灭细菌。

2012-11-20

Science:α-防御素6在肠道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6月21日,Science在线报道了人α-防御素(HD)6在肠道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防御素是一种抗菌肽,它广泛地发挥促进先天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保护粘膜组织。人α-防御素(HD)6在小肠分泌性潘氏细胞高表达。然而,在对比其他防御素,它缺乏明显的杀菌活性。 尽管如此,本研究发现,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HD6均可抵抗肠道细菌病原体的侵袭。

2012-11-18

Science:布氏锥虫腺苷环化酶调节宿主固有免疫防御

6月14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腺苷环化酶在布氏锥虫感染宿主的免疫反应中的发挥重要作用。寄生虫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有一大家族跨膜受体样腺苷环化酶。激活这些酶需要催化结构域的二聚化。这常常发生于应激条件下。 利用显性抑制策略,研究者发现,降低腺苷环化酶活力50%可允许睡病虫生长,但降低了它控制宿主早期固有免疫防御的能力。

2012-11-18

Science:植物免疫受体激活机理研究获进展

植物同人类一样具有识别病原微生物并激发免疫反应的能力。认识其中的关键机理对改良农作物抗病、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的周俭民实验室通过与清华大学的柴继杰实验室和英国Sainsbury Laboratory的Cyril Zipfel实验室密切合作,揭示了植物的重要免疫受体FLS2识别细菌运动所必需的鞭毛蛋白的机理。

2013-10-16

PLoS ONE:首次开发出一种常用止痛药受体的变异体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阿片肽受体(Mu Opioid Receptor,MOR)的突变体,其在试验条件下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其可以在细菌中大量增殖,而且是水溶性的,可以运用于许多研究和应用中。

2013-06-16

Immunity:揭示夜间机体免疫防御低的秘密

TLR9信号传导通路,图片来自Nature Biotechnology, 25, 825 - 826 (2007), doi:10.1038/nbt0807-825。 常言道把握时机就是一切,当谈及身体抵抗疾病时,这可能特别正确。发表在《细胞》子刊《免疫》2012年2月那期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宿主免疫防御部分上依赖有机体的“生物钟(body clock)”。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