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新研究发现单细胞生物群体也存在类似人类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
人类的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吞噬细胞组成,负责清除病原体从而保护机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固有免疫系统使用了两种机制:吞噬作用也即在吞噬细胞内杀死病原体或通过一种叫做中性粒胞外陷阱的DNA网状结构在细胞外杀死病原体。人们一直认为这两种策略只存在于人类及其他高等动物体内。最近来自日内瓦大学的微生物学家们发现一种单细胞变形虫也使用了这两种策略,并且已经使用了超过10亿年。
Cell:抗HIV-1天然免疫辅助受体新发现
天然免疫反应对于HIV-1的传播与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HIV-1本身也进化出一系列机制逃逸ISG(IFN stimulated genes)的免疫反应。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天然免疫细胞内部可能存在一种或多种信号通路用于识别HIV-1的特征性分子物质,并引起下游的免疫反应,比如IFN的表达。
PNAS:天然免疫受体阻断剂研发进展
TLR是一类I型的跨膜蛋白,可以特异性识别微生物特异性的抗原物质(PAMPs)。TLR-2与TLR-6或TLR-1聚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可以分别识别二酰脂多肽或三酰脂多肽。当配体物质与聚合后的TLR1/2以及TLR2/6结合后,会招募下游的
Sci Transl Med:Toll样受体启动免疫机制防御血液中毒后
2013年5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Joint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肽分子可以帮助提高人体防御威胁生命的血液中毒。相关研究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感染与免疫领域专家Anne-Catherine Raby博士已经发现人体自然免疫传感器衍生的肽分子即Toll样受体可以启动机体血液中毒后的天然免疫防御。
PNAS:高福等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唾液酸识别机制研究获进展
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α和β(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type 2 receptor α/β, PILRα/PILRβ)是参与先天免疫调控的重要表面分子,在不同的物种中高度保守。两种分子均在胞外“暴露”相似的单个免疫球蛋白样结
PNAS:科学家发现新的免疫防御酶
中性粒细胞是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当病原菌侵入我们身体时,中性粒细胞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赴感染现场,通过信号分子调集其他免疫细胞从而保护我们机体。为此,中性粒细胞释放丝氨酸蛋白酶,激活信号分子。近日,Martinsried的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新的丝氨酸蛋白酶: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4,或NSP4。这种酶为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提供一个新治疗策略。
Science:揭示细菌抵御机体免疫系统防御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沙门氏菌阻碍人类免疫细胞发挥防御性机能的分子机制,沙门氏菌可以引发肠胃炎及伤寒症。人类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抵御细菌感染,先吞没细菌细胞,随后通过免疫细胞溶酶体的毒性酶来杀灭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