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SEB J:揭示炎性引发个体血脑屏障出现漏洞的机制
如今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开放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这一谜题,研究者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microRNA-155的分子,其主要负责将上皮细胞分开从而产生细微间隙来促进物质通过;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某些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而且为开发新型疗法来帮助“救命”药物顺利通过血脑屏障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J Control Rel:超声波技术可提高皮肤对药物的渗透性 使药物治疗更有效
使用新型超声波技术,MIT的工程师便可以增强皮肤对药物的渗透性,使得经皮肤传送的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使用一种超声波技术,MIT的工程师便可以增强皮肤对药物的渗透性,使得经皮肤传送的药物治疗更加有效。这项技术或许为非侵袭性的药物输送或者无需注射的疫苗接种带来希望。
欧盟批准罗氏RoACTEMRA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罗氏单抗RoACTEMRA获欧盟批准用于早期RA治疗。业界预测,2022年全球RA市场将达158亿美元,鉴于Cimzia和Humira的存在,罗氏在RA市场面临的竞争仍将非常激烈。
Sci Total Envir:年轻人需警惕致癌性的皮肤损伤
近日,来自昆士兰理工大学(QUT)的研究者研究发现,在年轻人一生中,他们遭受了高风险的皮肤损伤,研究者Michael Kimlin表示,在人一生中第一个18年暴露于UV中,可以明显引起致癌的皮肤损伤和皮肤衰老。研究者表示,当人们年龄超过50岁,皮肤退化的比例最低,但是这个时候仍然得警惕皮肤损伤,因此在人一生中,进行日晒防护是必不可少的。
Oncotarget:靶向阻断特殊分子或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一系列癌症
乔治城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钙粘连蛋白11的新型分子,这种分子在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类型癌症中处于过度产生的状态。
J Invest Med:发现美国因炎性肠病入院治疗的儿童出现剧增的趋势
2013年7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储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者通过一项大型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过去的十年里发生炎性肠病(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入院的儿童数量急剧上升。
J Immunol:阻断单一受体即可抑制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激活某种单一受体就可以引发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炎症及骨质退化;研究者表示,阻断该受体或许就可以有效抑制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研究为开发新型疗法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希望。
赛诺菲、Regeneron风湿性关节炎三期研究数据理想
JBC:人皮肤细胞可转化为诱导性间充质干细胞
美国物理组织网(Phyorg.com)2011年12月2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医学院研究人员在研究如何利用干细胞再生牙齿组织过程中发现一种方法将人表皮最常见的皮肤细胞类型转变为含有干细胞类似特征的细胞。 称作角蛋白形成细胞(keratinocyte)的皮肤细胞组成皮肤最外层,能够从丢弃的皮肤组织或活组织检查样品中获取并培养。
华大基因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
2012年1月10日,美国RainDance Technologies公司、法国圣路易医院和华大基因联合宣布将共同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旨在发现一些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新基因突变,为深入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开发有效预防、诊断及治疗新途径奠定科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