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丙型肝炎病毒进入细胞的机制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人类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病原体,全世界有超过7,000万人受到感染。HCV包膜糖蛋白E1和E2负责将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但确切的进入过程仍未确定。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hepatitis C virus recepto
PNAS:发现新型抗病毒化合物可阻止SARS-CoV-2进入人类肺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干扰许多病毒的一个允许它们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特征的化合物。他们表示,这种称为MM3122的化合物在人体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进行了研究,如果在感染过程的早期给药,有望成为预防感染或降低COVID-19严重程度的新方法。
研究揭示氨基肽酶N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及复制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和猪免疫抑制病创新团队共同研究发现猪氨基肽酶N(pAPN)通过内吞途径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并完成复制周期,阐明了猪氨基肽酶N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及复制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据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冯力研究
研究揭示EB病毒阳性胃癌肿瘤细胞与EB病毒共进化特征
胃癌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排名第三,患者通常只有不到40%的五年生存率。其中约10%的胃癌与EB病毒(EBV)相关。相比于EBV阴性胃癌,EBV阳性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EBVaGCs)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包括PIK3CA高频突变、CDKN2A表达缺失、高甲基化,以及9p24.1扩增等,表明EBV在EBVaGCs
鉴定出裂谷热病毒利用Lrp1蛋白进入宿主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裂谷热病毒通过利用一种通常参与从血液中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的蛋白质---Lrp1---进入细胞内部。这一发现可能会导致预防裂谷热的疗法,或通过干扰这种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减少它的影响。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细胞机制,有助于开发出HCV疫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表面上的一种称为包膜糖蛋白E2的关键蛋白的结构,以及它如何与在一些人类细胞表面上发现的称为CD81的受体进行相互作用。
Sci Immunol:在流感病毒感染期间 记忆杀伤性T细胞或许会在机体脾脏中被激活
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以淋巴结为中心的固定范式提出挑战,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未被注意的确定CD8+T细胞发挥功能的额外部位—脾脏。
Autophagy:揭示水稻黑条病毒侵染引起灰飞虱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植物病毒是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原。其中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是禾本科作物上的最重要病毒病原之一,其侵染水稻引起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玉米引起玉米粗缩病,侵染小麦引起小麦绿矮病,每年造成我国粮食作物产量的巨大损失。揭示病毒的传播机制对作物病毒病的防
Science子刊:与病毒和癌细胞的长期斗争可让T细胞衰竭,靶向Tim-3有望让衰竭的T细胞恢复青春
2021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就像跑完了26英里的马拉松运动员,或在热浪中缺水的灌木丛一样,精疲力竭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实。狗在放羊后会筋疲力尽;鸟类在经过一天疲惫的飞行和歌唱后,会在晚上睡觉。T细胞也是如此,它们是免疫系统的主力军,也会精疲力竭。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将注意力转向这一特殊现象---T细胞过于精疲力竭而无法发挥作用,来自美国匹
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及其子刊发文,揭示液-液相分离不仅影响病毒复制,还调节宿主细胞的功能以促进病毒传播
2021年7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现在已经确定,涉及蛋白质和核酸的较弱的多价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形成无膜的大分子集合体或凝集物。这些凝集物在真核细胞中很普遍,我们如今开始了解它们的许多细胞功能。LLPS也被发现在细菌中和在病毒感染期间发挥作用。在病毒感染期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