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Oryx:任海等发现人为干预可助濒危植物躲避气候变化影响

一般认为,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许多珍稀濒危植物不能适应新的气候,又不能象动物一样迁徙而面临灭绝。然而,最近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关于虎颜花的异地回归成功案例表明,人为干预可以帮助珍稀濒危植物在气候变化后继续生存。

2012-11-18

“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国科发计〔2012〕7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实施,指导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

2015-03-26

PNAS:DNA测序可能有助于解释珊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

一项研究说,先进的DNA测序技术可能有助于科研人员探明哪种珊瑚更有可能比其他珊瑚在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中生存下来。近来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某些珊瑚能比其他一些珊瑚更好地承受环境压力,诸如珊瑚白化,但是这种适应力增强的基础尚不清楚。

2013-01-08

Phycol Res: 气候变化与蓝藻水华强度相关性

近年来有关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的研究发现,全球或区域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并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叠加,共同促进了蓝藻水华强度的增加。已有研究主要基于蓝藻的生理特性分析,认为全球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有利于蓝藻的生长,而野外观测往往不能充分支持温度升高促进蓝藻水华发生的观点,因此亟需深入揭示气候变暖导致蓝藻水华强度扩张的机制以解释这种现象。

2013-01-04

农业研究有助减缓气候变化影响

一个由国际顶尖气候变化和农业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近期发布报告称,联合国应将农业研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战略重点而加以重视。 据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报道,这份报告旨在向决策者和农业规划机构警示气候变化给干旱地区带来的风险,并为减少这些威胁,提高此类地区的生产力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报告指出,旱地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是25亿人的家园。

2015-02-15

欧盟科研人员研究气候变暖对山区植物的影响

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主题资助1500万欧元支持的,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牵头的,欧盟10个成员国奥地利、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挪威、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英国,以及其它4个国家俄罗斯、巴西、瑞士和格鲁吉亚环境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于2000-2009年进行了长达1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对山区植物种类变迁的大型研究。

2015-03-26

Proc R Soc B:中科院研究揭示食草哺乳动物牙齿形态与气候和植被状况相关性

最近二十年,新生代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全面进入了定量化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使得定量参数的需求强烈增加,寻找适合的气候量化指标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最活跃的探索方向。哺乳动物,特别是食草哺乳动物,它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陆生植被,而植被又受到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的严格控制,因此,食草哺乳动物的组成结构和地理分布也和温度、降水条件密切相关,是研究新生代气候的理想量化指标。

2012-11-18

Nat Commun:风力发电场对气候的影响被夸大

认为风力发电场会对区域气候产生显著影响的观点可能因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而站不住脚。

2014-03-17

Cryosphere:气候变暖导致北美西北端湖冰迅速衰退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响,北美西北端地区的湖冰正以惊人的速度衰退。

2014-03-13

院士专家“聚焦”新疆气候变化

根据新华网7月29日报道,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面对气温升高、冰川面积减少、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强等诸多变化,地处干旱区的新疆该如何应对和适应?为此,新疆科学技术协会近日举办主题为“气候?冰川?生态”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

2015-03-26